阳字在五行中属什么?
“光”从甲骨文到金文再到小篆,都是左右结构上下结构都有。《说文解字》把“光”解释为:“光,明也。从火在人上,光明意也。一日始见也。”段玉裁注引《左传·隐公元年》孔颖达疏曰:“日光也,乃火之精者为日之光.故凡明之称皆曰光。人目则火也,以火照物则自明而物亦明,故谓明为光照。”
所以光和日的关系是光即日和日照明物体。由此可知光的含义是太阳发出的光芒照射在大地之上;也可知光是太阳的象形或表征(表证)。 因此“阳光”就是太阳的光辉洒向大地。这就是“光”的含义的本质、实质! 由此可见:1.“阳”表示的是太阳;2.“阴”表示的是月亮与地球的关系与太阳与地球的关系类似,但是月亮不发光只有反射太阳光的反射光而已。所以阴可以理解为没有光或月光照射下来的阴暗无光之地。3.阴阳两字都形象地说明了它们所代表的事物各自的特征及相互关系,如阳的太阳的光的形象性以及它照射下来照耀大地的光辉;阴的没有光线或者月光照射下来的黑暗之处的形象性。 “气”这个概念是中国古代先哲对世界本原的认识,也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范畴之一。
气的概念最早见于《易传》:“天地之气,莫大乎乾道成男,莫大乎坤道成女。干始能健,坤适应柔。乾道若迟,坤道若驰,进乎存乎位乎不穷乎,唯时变乎。干圆而坤方,干动而坤静;干主动而坤主静。”这里的“气”不是指自然界中的气体,而是指构成天地万物的最基本的物质存在形态,即《管子•内业》所指的“精微”。这种“精微”是天地万物化育生成的本源和基础。 那么阴阳二气和五行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呢? 在《内经》之前,虽然已有阴阳五行学说,但阴阳之说仅被用来解说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未应用于医学实践领域。随着医学家对人体生理与病理认识的深化,他们开始将阴阳五行的思想运用于临床,并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
《素问•宝命全形论》指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认为人体是由大自然赋予的生命活动。人的生命活动是以自然界的变化周期为基础的四季变化来实现的。这一论述既反映了中医学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观念,同时也奠定了阴阳与五行学说在中医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综上所述:1.“阳气”一词的“阳”指的是天上的太阳。2.“阴气”一词的“阴”指的是月亮或黑夜。3.“阳气”一词中的“阳”是太阳的代名词并非火的代名称。4.“阴气”一词中的“阴”也不是水的代名词因为水无光不能照亮黑暗的地方。5.古人发现人体的生命活动和大自然的春夏秋冬、昼夜交替的规律非常相似,并且都认为人体的小宇宙与自然的大宇宙有某种对应关系。6.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基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组成部分。7.中医理论体系的构建是在阴阳五行学说的指导下进行的,因而可以说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理论核心。8.由以上七个层面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医里的“阳”是指“天空中的阳光”——这是最准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