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五行属性是什么?
1.《说文解字》的解释为“福也”,从示从吉,也就是说从示这个象形文字来看是表示神明、神灵之意的。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意义呢? 古代人们对于自然和社会有着诸多不解之处,认为有超自然力量的存在,这就是所谓的“神”,并且将世间万物都拟人化赋予了人的情感和欲望。因此这些神灵也会有所求,而人们为了获得神的庇护或者满足自己的愿望会祭祀于它,这便是“祭”,于是又有了一个名词叫做“祭神如神在”(这句话出自礼记的《中庸》)所以这里解释了一下,这里的“”应该翻译成祭祀的神像,而不是有神存在了;还有一句成语叫“”,意思是供奉的神灵就像是在眼前一样。由此可见“礻”“衤”在古代都是用来指代祭祀用的器具或者用布帛之类的裹起来的东西。由此可以知道“礻”“衤”都有宗教含义在里面。
2.由《说文解字》可知“礻”从“示”(shì),可见其来源是由“示”演变而来。据我理解“示”最早的意思就是拿东西进行祭祀,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动作被抽象出来形成了一个符号,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示”,这个字的中间一横其实是一根柱子,上面有一横代表屋顶,下面有一个点代表火塘,上面的两竖代表着两根支撑屋顶的木柱,整个图形形象描述的是古人用于祭祀的场所,也就是我们现代所说的祠堂或者是寺庙,当然也有可能是祭祀的台子。所以这大概就是“礻”的来历吧! 而“礻”在甲骨文中一般写作“示”,小篆中“礻”与“示”开始分化,其中一部分继续演化成为今天的“示”,但是一部分仍然保留了原来的形状,即现在我们仍在使用的“礻”。
3.至于“衤”,据说是从“衣(yī)”字演变而来的。但是我觉得应该是从“又(yuǒ)”字演变来的,因为古代人们用来表示手的符号是“又(yuǒ)”,而且也是“衣(yī)"字的变体。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衤”的小篆字体明显是从左手和右手组成的“又"字演变而来的,只不过把右手上面的那一横给去掉了,同时加上了两点,这样就变成了我们现在的“衤”。另外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就是古时候的人称右手为“司”,左为“志”右为“司”,所以在一些书籍里也会看到“扌”这样的写法,这其实就指的是右手。
4.最后来总结一下,“衤”和“礻”的区别在于是否加了“一”。“衤”是没有增加“一"的,而且从发展过程看也不像是“示”演变过来的,应该是先有的“衤”后有的“礻”,所以我认为这两个字的本质并没有区别,只不过是不同的造字方法导致的,它们的发音也都是一样的,只是“礻”带有一定的宗教色彩而已。所以说“礻”“衤”二字的本意并无不同。
5.综上所述: “礻”:源于古代的祭祀场所——庙堂。
“衤”:来源于古人的手——“又"(yuǒ)”,同时也表明了衣服的来源——“衣 ( 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