罡五行属什么?
“罡”字的五行属性是土,这个字本义指北斗星中的第一星至第四星,后来泛指北斗星或星星的别称;也形容树木茂盛、正直、强大。 如《说文解字》对“罡”字的解释为:“天之罡星也。从罒,干声。”
“罡”字在现代汉语中一般不写作“罡星”,多用于名字和小说等艺术作品中。由于古代认为北斗星中有天权、玉衡、开阳和摇光四颗星组成斗形的结构,其中天权的形状像一把刀,因此叫魁星或者奎星(古代“奎”“魁”通用);而北斗的第一颗星的名称本来是魁星(也叫魁杓),所以后人也把魁星作为“魁首”的代称;至于所谓的“北斗七星”实际上是包括北斗一、二、三、四星和天璇、天枢两颗星组成的斗柄。 所以,所谓“天上罡星”其实就是天上的北斗星座,与八卦没有直接关系——古人将北斗七星分为两个斗,前斗由天枢到摇光有四颗星,称为魁星,又因为魁星主掌天下文章,故又叫文昌宫,后斗由玉衡到开阳有三颗星,中间的天权又称魁杓。整个北斗七星的名称就是天枢、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破军七颗星,它们分别象征北斗七星的形象特征、性格和属性。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以星宿来代替八卦的说法呢?原来这要从北宋时期流行的一种叫做“星经”的相术书籍说起…… 比如朱熹所著的《朱子语类》卷九十四就记载了这么一则故事:
有人问及当时流行的《星经》之书的情况时,朱熹答道:“他那《星经》中说‘某星入某位则发’之类,看此意思,都似见得天地之间皆有个主宰在那里主宰底。如此说来,尽着人说甚事便应得甚事,且不知天意如何回隔!且看他怎么应法?岂不骇人?只是如今也不消说这个话。然其间也有说得有理处。若论星,自有许多说。”
也就是说,当朱熹看到“星经”一类的相术书中用所谓“某星入某位则发”的话来说明天地间万事万物都是由星宿控制的,认为这些说法都是把每件事情都看成是上天注定的,这样一来岂不是违背了“天意”吗?不过朱熹还是承认其中有可取之处。
可见,关于宋代之前是否有以星象对应八卦的说法,我们现在已经不能确定其具体的情况了,但是在宋代之后却出现了这种说法,而且影响深远。 “罡”字的五行属性由此得到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