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在五行中属什么?
一,先来说说,“五”这个概念是怎么来的 「数」的概念是随着人的认识不断发展的 最初人们只能认识事物最直观、最基本的属性,即空间方位和时间顺序,这些最原始的数学知识统称为「计数」或「量数」 在计数的过程中逐步发展出「度量分割」的方法和意识,逐渐将物体和事件进行分类统计 二者相加便产生了量的概念 所以「数」并非一开始就分为「奇」「偶」等阴阳对立的两极,而是从「一」到「十」这十个数本身,就代表着「单」与「双」的意义 而当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10个「数」就可以描述大部分事物的规律之后,才有了对数的抽象认知 三国时期魏国人刘徽最先提出了「九章算术」中的「大衍求一术」,用“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九”来表示「计数过程」中的「余数法」原理 大衍就是大范围的演化演变再演化的意思,而五十这个数字正好符合人们日常经验的极限——二十的平方加三十的和(25+32=53) 再往上,人们发现五十六又小于一百;六十四大于六十但小于一百,也就是说在人们的经验里找不到比五十一更小的数了 而「小衍之数四十有九,其用四十八」刚好可以描述所有「单数」的情况 所以「五」这个数字就被抽象成了万物化合的根本 三,接下来说「五行」 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尚书·洪范》中说:「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但这里的五行的含义并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五种物质」或者「元素」的意思,它们只是被当作「数」的一部分来看待,用来描述万事万物的性质和运行规律的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当时的人们已经能够较为准确的区分金属、石头等非自然元素,并且知道它们的来源以及作用 这点可以从后来《管子》一书中对于不同材料的定义看出:「土质而柔,水德也;类土而隐行,金德也……故土为法……故金以义始」 四,那么,古人是如何把「五行」运用到生活中的呢
答:因为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而且周围又被众多的岛屿包围着(南有南海诸岛、东有钓鱼岛、冲之岛等等)所以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海权观念 但是因为地理原因我们的海上通道大多时候都处于封闭的状态,我们只能在近海活动 这就造成了海洋对于我们生活的影响要比陆地来得远和深得多,所以我们才会把「水」放在第一位 五,然后说说为什么会有「五行相生相克」的说法 当我们的祖先站在海边看到海天相接处升起一轮红日的时候,他们不知道这是太阳而不是月亮,但他们知道太阳是从东边升起来西边落下去的,于是「东方」就成了「生」的象征 因为太阳是从东边升起来的,而我们又是在东边的土地上迎接他的到来,所以他象征着生命与希望 而西方则相反,因为「日落西山」意味着光明正在逐渐消失,所以「西方」也就成为了「死」的象征 六,那为什么南方被称为「长流不息」,北方则是「寒凉」之地 为什么不是北边? 因为古代没有天气预报一说,但是古人能明显感觉到自己生活地区四季气候的变化,尤其是冬天时北风凛冽刺骨的感觉特别深刻 所以北方才变成了寒冷肃杀之意 最后再说一句题外话 我认为古人创立这样的一个理论体系是非常了不起的 我们现在学化学的时候会学到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每个原子核带多少正电荷,每个电子带多少负电荷,然后由这些电子绕着原子核旋转的速度决定了原子的种类和特性 所以现代科学也是建立在微观基础之上的 如果单从这个角度来说的话 中国古代的这套「天圆地方说」确实有着一定的科学依据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