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字五行属什么的?
一、解释 良(líng),常用字。会意兼形声。金文的“良”是上面一个“贝”(表示与财物有关),下面是一个“良”,意思是“良”的本义是很好的。小篆把金文字形中的“贝”变成“𣿇”(意为善美之意),隶书将上面的“𣿇”变为“阝”(阜),楷书写成现在的模样。“良”的基本含义是好、善、美;特指“善良”“优良”“美好”等。如优秀、良好、良心、良心未泯、善良、良辰美景、良莠不齐。在汉语中“不良”有贬义;古代也常用于称呼男子。《论语·阳货》载“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其中的“女”,既不是“女人”的意思,也不是现在通用的“你”或“你的意思,而是“汝”的本字。这里的“女子”就是指女人,而“小人”是指没有地位的人而言,所以这里的“女子与小人在儒家眼里都是被轻视的对象。
二、良字的演变过程和来源 良的字源字形: 从甲骨文看,它的右边象一只犬;左边上部像绳索的一端打了个结,下部是一只手(或说是拿着刀);中间有一横线隔开,从整体上看,其形好像是在捕捉狗时所绑住绳子的样子。 从金文看,它由象狗形的符号、象双手捆绑状的符号和象木桩的标志组成:第一,从“犬"旁可见它仍属狗;第二,上部的“手捆状图符”已简化为“口"形了,说明它是用手来抓住狗的;下部的“手捆状图符"仍保留着原始的形态特征,但“手捆状图符加竖线”却演变成了后来的“匕”字;第三,中间的那个标志仍然是一个木桩的形象特征,只是这个符号已经不再作为标明用意的符号使用了而已[7]. 根据对甲骨文和古文字的分析研究,可以认为,早期的“良”是由捕获猎物的过程组合而成的会意字:右边的象犬,左边的上半部分像一个手持武器的人在捆狗的情景,下半部则是一个用来固定木棍使狗不能逃脱的木桩——这就是“良”最初的构形。
三、良字相关的成语
1、良辰吉日:比喻适合出行、办事的好日子。出自于《春秋左传·宣公三年》:“君若休楚君之封,请归君荆丘,吾以郑城封君。若肯休楚君之封,寡君岂敢当郢之封?若以郢予我,则楚必知君之弃楚;楚知君之弃楚,君必无德於楚矣。临晋之国结驷百乘,贯毂而过梁,梁伯不敢止固。晋人,晋国也,而梁伯止之,微晋人之德,则亡郑之病未有如梁者也。然而晋人娶妇而赂杜甥,以故楚君服祸,遂嫁女于晋,晋君知之,是楚知郑之不可弃,而以娶妇之为故,弃郑亦必不知举矣。”
2、良辰美景:美好的时光,美丽的风景。出自于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诗:“景昃鸣禽集,熙熙景翳然。”
3、良禽择木:比喻贤者择主而事。出自于战国·庄周《庄子·秋水篇》:“惠子谓庄子曰:‘魏王召先生上座,拂席而请坐。’庄子曰:‘夫千金之珠,必在于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子能得珠者,必遭骊龙顿颔而起也。’”
4、良言一句三冬暖:形容一句有益的话能给人很大的安慰和帮助。出自于元·关汉卿《李逵负荆》第二折:“君子责己而小人责人。你自己想想,那句言语不是良言劝我?但吃了你一碗胡麻饭,如今在此报仇,教我负了心!”
5、良友益朋:品行好的朋友是益处多多的朋友。出自于唐·韩愈《题欧阳生哀辞后》:“呜呼!士方穷愁丧志而忽不忧死,此理岂可推求哉?虽世所谓忠臣义士,有着行于世者,亦多有是焉。诚恶夫途苦之异于是也,是以援而进之。”
6、良莠不齐:善恶混同在一起,很难分辨清楚。出自于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二十七:“藏私者市侩劣习,往往有良莠不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