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如何循环?
五行是古代中国人民发明用来记录和分析自然界现象的一种方法,它把世界上的事物归于五大类别,并且用五个不同的汉字表示,即木、火、土、金、水,被称为“五行”。 后来人们又用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来推断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可能的发展趋势。 这种理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影响巨大,至今我们还常听到“五行”这个词。但是五行到底是怎么样的呢,它又是怎样推演的呢? 现在很多人看到五行就会自然联想到五元素说,即认为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但这是典型的“形而下学”的思维方式,这种观点显然是不全面的。《尚书·洪范》云:“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这里的五行显然不是指物质,而更类似于现在的概念,即气象变化。
而且五行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它们是构成世界的五种最基本物质,这五种物质互相作用产生了万千世界。所以东汉著名学者王充在《论衡·物势》中说:“五行之气,散为万物,万物各异,各从其类。” 现代科学认为,世界是由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形成的。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五行学说与西方的四种基本力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试图对世界上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进行梳理和概括。
古人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可以归类于五行之中,它们彼此之间相互影响、推动,如树根深叶茂一般。所以在中医里面才有“五脏”(肝心脾肺肾)“五色”(青赤黄白黑)“五味”(酸苦甘辛咸)的搭配。而中医用的药物大多也是植物,这是因为植物的五行属性最为明确,最符合中医学的理论体系,这也是中医博大精深之处的体现。
那么五行是如何运作的呢?这个就涉及到一个重要的概念——“五行相生”。 “五行相生”是指在五行范围内,上一行对下一行的促进作用。在临床上,这种促进作用往往是“自上而下”进行的,也就是先“生”后“克”。例如,正常情况下,人体中的“木”旺盛了,则“火”也必然会旺盛起来;当“火”过于旺盛时,“土”才能发挥作用;而当“土”充足的时候,“金”才会产生;最后“金”多了,“水”才够充盈。
当然,五行相生并不是直线式推进的,其中会有反复。这在中医临床上更为常见。比如一个人身体虚弱,经常生病,中医认为这是“土”不足引起的,应该补脾健胃,增加“土”的力量。但由于病人本身“木”气亏虚,一旦“土”被补足了,“木”反而更加虚弱,病人才会愈加消瘦,无力。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就必须采取“损其木”的办法,让“土”有充足发育的机会,最终达到“木”“土”俱旺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