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分别有什么?
金,水,木,火,土。 阴阳各五。 其中,阴金,阳金,阴水,阳水,阴木,阳木,阴火,阳火,阴土,阳土。 对应五色白,黑,青,红,黄,为五行之首。 金木水火土,这个土可不是指具体的一个土,而是土行。比如今天下雨了,说雨是土的话,你该不会怀疑今天的降雨是由一个像土一样的东西从天上掉下来的吧。这里的土就是大地,土地的土。
而金木水火土中的土也不是指一块具体的土地,而是大地。所以《易传》中说‘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的德行就是生育,生长万物。所以五行再细分就是十干,十二支。 十干:甲丙戊庚壬五阳干和乙丁己辛癸五阴干。 十二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古人把天干配地支,组合成六十对,称为干支,用来计时。如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以此类推。每一循环为一个甲子(六十年)。
五行就是由这十个天干和十二个地支按一定规律排列组合而来。 这里我引一段古代经典之作《皇极经世书》中关于五行的记载,以展示金木水火土的真实含义。这本书是北宋宰相,学者邵雍写的。里面关于五行的论述是最接近道家原始意义的。 “天道曰圆,谓之物;地道曰方,谓之中;人道曰变,谓之化;天道曰简,谓之神;地道曰参,谓之章。
物者,形之总名也;化者,形之所变也。神者,形之上发也;章者,形之下成也。圆者,动之常形也;方者,静之常形也。变者,动静之机也;化者,方圆之始也。神乎!章乎!变乎!化乎!圆乎!方乎!此道之不可穷者乎!” “圆者,阴中之复卦也;方者,阳中之复卦也。
变者,阴阳之和气也;化者,阴阳之积状也。神者,阴阳之灵慧也;章者,阴阳之貌盛也。圆者,天之动静也;方者,地之动静也。变者,雷之风火也;化者,雨之水土也。神者,日月之精光也;章者,山川之形秀也。” 这样一来看五行就不是一种物质了,而是一种运动状态,也就是一种动态的平衡。所以说五行相生其实就是指五行之间的动态平衡,相生的顺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至于相克,其实相克就是阴阳不平衡,阳过于亢盛,阴过于衰微,此时需要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使阴阳趋于平衡。这种相克是有条件的,是要阴阳都达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出现的。 所以中医在诊断的时候不看你的五脏有没功能上的问题,而是看你体质是偏阴虚还是阳虚,或者是阴阳都虚。治疗也是根据体质来的,不是补阳就壮阳,也不是滋阴就降心火。而是调阴阳,使之达到动态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