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五行属金么?
五行为中医基础理论中五个基本概念之一,源于《黄帝内经》。张仲景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隋朝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和唐朝王焘的《外台秘要》等古代典籍都是五行理论的应用典范。 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在《内经》五行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了五运六气学说,并用以指导临床实践,其所著《伤寒杂病论》及《金匾要略》两部经典著作,均列有“五行所属病候”、“五脏所恶”等内容。
如《素问·宣明五气篇》曰:“五味所病……酸先入肝,苦属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是也。”“肝病,虚则目眩;实则胸胁支满,食则呕哕。心病,虚则胸背胀满;实则心痛呃逆。脾虚,虚则四肢困倦;实则身重疼痛。肺虚,虚则鼻塞流涕;实则咳嗽痰盛。肾虚,虚则腰脊痛。”《伤寒论》第38条云:“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呕,不渴,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隋代著名医学家巢元方著《诸病源候论》,首次将中医学中的致病因素进行分类,其中便将病因分为“五行病因”和“六淫病因”两大类,并在每一病因下列举多种病症,为后世学者研究病因提供了经典文献资料。唐代医药学家王焘著《外台秘要》继续继承并发展了前人的五行学说,在该书“治热病方”绪论中说:“热病者,因风热湿邪,流行经络,身体壮热,头痛,肢节烦疼,皮肤燥痒,此皆热病之象。此病多系五脏郁火所致……”并以“治风先活血,血行风自灭”之旨,立活血化瘀之法,治疗多种热性疾病。
宋代《太平圣惠方》卷第四十五引唐·刘晏云:“五劳之因,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七伤之说,七情内伤,六欲伤精,饥饱伤胃,劳逸伤形,饮酒伤酒,房室伤命,是谓七伤。”指出“五劳”“七伤”是人体过度耗损后的功能衰退现象,与五行关系密切。该书还列举了“五劳”和“七伤”的症状,如说“五脏气虚,百病蜂起”,“肝气伤,则胆泄,肌肉消瘦,色枯槁。心火伤,则舌干,口热渴饮。脾土伤,则不思饮食,四肢沉重,身上燥热。肺金伤,则皮腠疏薄,咳嗽唾血。肾水伤,则腰膝酸痛,梦遗淋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