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在五行属什么?
这个“五行”其实是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表示的是世界的本原,即万物的性质和构成。《黄帝内经》中是这样表述的——“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百病之首。故善言阴者,必言及阳;善言阳者,必言及阴……”这里的“阴阳”就代表了物质世界的两种运动形式——阴气主下降、阳气主上升,两者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由此推动着自然界和人体的生命活动。
而在中医理论体系中,用阴阳来概括事物的运动性质,用五行来代表事物的分类,二者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并且在这个基础上构成了中医特有的五行脏腑经络学说,用来解释人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五行的原理很简单,就是“相生相克”。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循环往复,生生不息。但是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相生同时又有相制,比如木生火,但同时木克土,而火克金,金克木……这样,相生相制的链条就形成了。 至于为什么选择五种物质来代表五类事物,是因为人们观察到自然界中的五种物质(金、木、水、火、土)总是在不断的循环转化,它们分别对应着春、夏、秋、冬四季以及长夏,因此用它来表示自然界的变化规律,比用其他数字更为准确。
人生活在自然界之中,必然要受到自然界的影响,而人体的器官组织结构又与自然界的运行规律一致,因此用五行来描述人体的内脏功能状态是最为合适的。 如果一个人体内五行失衡,就会产生疾病。这时候就要根据五行的特性,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达到平衡的状态。
比如说,一个人体质属火,那么就可以吃一些偏寒的食物来调节,因为“寒水制火”;如果一个人的体质属水,就能够吃一些属火的食物,如生姜、荔枝等,因为“心火下炎”“脾土升运”。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可以观察自然界的五行现象来推断身体的状况。例如,冬天树木枯萎,此时如果人体内的“木”不足,肝的功能不强,那么春天到来的时候,树木发芽,人就更容易患病了;再如,夏季天气炎热,人容易出汗,这是“火”的性质,如果你吃了过多的寒凉食物,就会损伤你的“火”,导致暑热难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