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字五行属什么寓意?
古代的五行,不是指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而是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这里的行,读xíng,指运行、流动。《尚书·洪范》中有“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这五行相互影响,相生相克。 先秦时期,人们已经认识到宇宙万物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构成,这就是古人常说的“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在哲学上,五行代表了世界的本原;在自然科学方面,五行反映了古人认识世界的一种模式。比如中医理论中,五行分别对应着五脏,五志(情志),五味等等。 在周易的筮卦过程中也有五行的身影出现。根据《系辞传》记载:“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阴阳相配,故卦有乾坤坎离震巽兑艮之象。”可见在当时人们已将五行与周易的筮法紧密联系起来。
后来,随着人类文化的演变和发展,人们的思想受到了佛道两家很大的影响,于是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被赋予新的含义。 道家认为,金代表收敛,能忍辱,因此有“人前不敢言语,有损钱财也不着急,受了委屈也闭口无言”的意思。 木代表生长,是刚劲有力的象征,所以有“不曲不挠,可折而不可曲,道通天地”之意。
火代表炎热,有“热情洋溢,有如烈火”的意思,同时火也能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所以火又有“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象征意义。 土代表承载,是包容的意思。水是智慧的象征,因此有“聪明伶俐,有如水智”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