淼在五行属于什么?
“淼”字,在五行中,属于水行。 有人以为“淼”字带有三“水”,于是断言它属“水”。其实这是一个误解。这个字的三部分分别表示三个含义:上方的“氵”同“水”,代表液体;中间的“火”代表温度;下方的“淼”本作“渺”,是“小”的意思——因为体积太小了,所以显得“看不见也听不到”(《说文》)。因此整个字从结构上分析应该是“水”(或“湿”)、“热”和“小”的组合,与“水火不相容”的火相反。正因为如此,“淼”字不属于任何五行:它没有“木”(生长)的特征,也没有“火”(燃烧)的特性,也不是“金”(坚硬)或者“土”(稳定)。它只是表现出“水”的特征而已。
那么“淼”字的字形为什么又会代表“水”呢?原因也是显而易见的:水是往低处流的,而“淼”字由上而下结构松散,正像水流一样。 汉字中的“水”字,有时表示“火”(如“炖”)或者“木”(如“森”),这种字形上的倒置是为了形义相结合而故意设计的,比如“灯”的字形就是“火”在上而“丁”在下,以表示“火”在上面点燃了“灯”。
淼字在五行中属于水。淼是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的字,汉字首尾分解为水淼,淼水,汉字部件分解为淼水,三点水,水淼。在造字上属于形声:由形旁和声旁合起来的字,形旁表意,声旁表音。形声字是中国文字的主体。
形声字有六种结构类型。
1、左形右声:湖、担、草、明、杨、梨、雾、街、楼等。
2、左声右形:攻、默、想、晾、红、诲等。
3、上形下声:篮、简、爸、底、管、箱、架等。
4、上声下形:益、盾、意、意、理、碧、珍等。
5、内形外声:闻、问、闷、固、问、驶、辫、圆等。
6、内声外形:闷、辩、固、园等。
其中以左形右声和上形下声为主,合起来约占80%以上。
形声字的形旁和声旁结合的方式有:
1、 形旁在左,声旁在右,如湖、杨、街。
2、形旁在右,声旁在左,如功、诲、采。
3、形旁在上,声旁在下,如简、管、锅。
4、形旁在下,声旁在上,如载、芳、盲。
5、形旁在外,声旁在内(包括形旁在上、下和左、右包围),如固、闻、阔、街。
6、形旁在内,声旁在外(包括形旁在上、下和左、右包围),如碑、闻、阁、问。
7、没有确定规律,声旁形旁互相缠绕,如灯、赢、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