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里面招属什么?
这个问题有些久远,不过现在学的人也越来越多了,也来答一波。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我们学习的阴阳五行是来自于《黄帝内经》中的五运六气,而不是生活中所谓的金木水火土的五行。当然,五运六气和五行都是古人用来说明自然界变化的一种工具。
在五运六气的理论中,天干地支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中十天干的属性:甲五行属阳木、乙五行属阴木、丙五行属阳火、丁五行属阴火、戊五行属阳土、己五行属阴土、庚五行属阳金、辛五行属阴金、壬五行属阳水、癸五行属阴水。所以如果论五行的话,你是属于阳属性的,你生出来的孩子也会具有父母的阳性特质。
十二地支具有阴阳五行属性:子属阳水、丑属阴土、寅属阳木、卯属阴木、辰属阳土、巳属阴火、午属阳火、未属阴木、申属阳金、酉属阴金、戌属阳土、亥属阴水。如果你出生在子时,你的五行就是阳水,如果出生在未时,你的五行就是阴土。
五行指的是:木、火、土、金、水,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五行思想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之一。它并非来源于某种具体的实践活动,而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与当时自然科学的结合体,是远古时期的人们在总结生活中各种自然现象时,按照自身意志提出来的。五行思想是古人在生产实践和认识宇宙万物相互关系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一种思维方式,它一方面反映了古代先民通过长期观察概括出来的“普遍联系的”和“永远运动着”的客观世界的图景,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古代先民试图把握或改变周围环境以利于自身生存发展的主观愿望,因而这种“五行”并不只是指我们字面意义上的五样具体的物质。
相传大禹治水之时,曾命人在九座大山上铸了九个金属大鼎,将全国分为九州,并把每一州的疆域、山脉形状、河流走向和各种物产,特别是该州的山川地图样,详尽地刻在对应州的鼎上,用以象征各州归附,于是被称为“九鼎”。九鼎集中到夏朝都城,以示中央政权对九州的统治。自从九鼎被夏王视为传国重宝以后的四百多年,夏朝先后经历了十五余位天子。商汤灭夏以后,九鼎被掠往商朝的殷都(今河南安阳市小屯村),成为商王至高无上权力的象征。周武王灭殷纣后,又把九鼎迁到周朝国都镐京,仍旧做为周王权力的标志。后来天子权衰,诸侯作乱,周楚相争,楚王对周天子的权威早已不放在眼里,一心想取而代之。一日,楚庄王在周天子派的代表王孙满朝见时,公开问鼎之轻重,以探询周天子是否有能力镇守住九州。庄王问鼎虽未能最终成功,但后来人们便把企图夺取政权的行为称为“问鼎天下”、“染指鼎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