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五行什么意思?
温渊最佳答案
五行的相生,指的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而相克则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古人根据自然界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把五行属性相同的归为一类,用五种文字符号代表,用以说明事物的属性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哲理范式。这种哲学思想体系对中国古代科学尤其是中医学的影响甚大。
1.天人相应
中医理论认为,天地是一个整体,自然界的变化规律(阴阳、五行)会反映到人体上来,人体也应顺应自然界的这个变化规律。 天有昼夜,人体亦有睡眠觉醒;天有春夏秋冬而人体也有四时(四季+农历正月);天有风云雷雨,人有喜怒忧思悲恐惊。故《黄帝内经》云: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2.阴阳平衡 中医理论中阴阳是对一切事物终极属性概括,是相互对立而又相辅相成的两个极点。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言:“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阴阳的平衡就是一切事物保持其相对稳定性的前提条件。只有阴阳平衡,生命活动才能正常进行。 五行之中阴阳各有归属:木属阳火属阴;土属阳金 属阴;水属阳木属阴等等。每一行都具有阴阳两方面的属性。任何一行过尤不及都是阴阳失衡的表现,都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3.五脏协调 五脏是人体内重要的器官,具有化生气血津液、贮藏精气、载营血运行等生理功能。五脏在生理状态下是相互协同、相互支持的。如肝主疏泄,调理气机(升降出入运动),有助于脾的运化;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可滋养肝脏;肾阴(精髓)的培补有赖于胃的腐熟功能和脾的运化水谷精微。
甲属东方、阳木、正行:春天和夏天是甲的生旺之地,秋天和冬天是甲的死墓之地。申酉辰亥是甲的生长之地,寅卯是甲的衰落之地,子是甲的长生之地。
乙属东方、阴木、正行:春天和夏天是乙的生旺之地,秋天和冬天是乙的死墓之地。寅卯巳亥是乙的生长之地,申酉是乙的衰落之地,丑为乙的长生之地。
丙属南方、阳火、正行:夏天和冬天是丙的生旺之地,春天和秋天是丙的死墓之地。寅卯巳亥是丙的生长之地,申酉是丙的衰落之地,午为丙的长生之地。
丁属南方、阴火、半行:春天夏天是丁的生旺之地,秋天和冬天是丁的死墓之地。申酉子午是丁的生长之地,亥子是丁的衰落之地,申为丁的长生之地。
戊属中央、阳土、半行:立春、春分、夏至、秋分是戊的生旺之地,立夏、立秋、立冬、冬至是戊的死墓之地。申酉辰戌是戊的生长之地,亥子是戊的衰落之地,亥为戊的长生之地。
己属中央、阴土、半行:立夏立冬秋天是己的生旺之地,春天和夏天是己的死墓之地。申酉未辰是己的生长之地,亥子是己的衰落之地,亥为己的长生之地。
庚属西方、阳金、正行:秋天和春天是庚的生旺之地,冬天和夏天是庚的死墓之地。亥子辰未是庚的生长之地,寅卯是庚的衰落之地,巳为庚的长生之地。
辛属西方、阴金、正行:春天和秋天是辛的生旺之地,夏天和冬天是辛的死墓之地。寅卯申酉是辛的生长之地,子丑是辛的衰落之地,酉为辛的长生之地。
壬属北方、阳水、正行:冬天和春天是壬的生旺之地,夏天和秋天是壬的死墓之地。寅卯辰申是壬的生长之地,巳午是壬的衰落之地,申为壬的长生之地。
癸属北方、阴水、半行:冬天春天是癸的生旺之地,夏天秋天是癸的死墓之地。亥子辰未是癸的生长之地,寅卯是癸的衰落之地,申为癸的长生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