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在五行属什么?

谭钰谭钰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涉及两个知识点,一是五行相生相克的含义,二是十干化合、生克的关系。 先看五行相生相克的问题,这个很好玩,比如水生木,是指水多木浮,还是水来浸泡木头呢?其实都不是!《尔雅》中对五行的描述是“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显然这里的木指的是树木,也就是说水生木是说水滋养了树木,而金克木则是说金伐木,也就是金属工具砍伐树木。

再看十天干的化合问题,这个也比较有意思。首先十干化合是有条件的,就是阴阳相合,比如甲己合,是因为甲为阳木,己为阴土,同属太阳系;乙庚合,因为乙为阴木,庚为阳金,同属西方七宿;丙辛合,因为丙为阳火,辛为阴金,同一属太阳系;丁壬合,因为丁为阴火,壬为阳水,同属北方七宿;戊癸合,因为戊为阳土,癸为阴水,同属中央。满足阴阳相合的条件后,还有长生于先的说法,比如甲己合,要先有甲木得土养,然后才能阴土居中,从而生化万物;乙庚合,要先有庚金得木疏,然后才能阴金得阳木之华,从而生成万物……

根据以上结论就能得出:乾(甲)+坤(已)=坎(壬)+离(丙)。为什么是这两个字呢?因为坎属水,离属火,水火即济啊!而这个“即”字就很神妙了,意味着水火互不排斥(即)且互相受益。

再来看另一个组合,震(乙)+巽(辛)=艮(丑)+乾(甲)。为什么是这个组合呢?因为我们看到前面几个都是干支相同者相合,而这个却是干支异类者相合。而且乙木向阳,辛金向阴,阴阳相合;同时寅卯辰三会东方木,会合之中又有长生,所以此合为吉,如君子比德焉。 关于五行的生克制化的知识比较抽象,需要多思考,多联系生活实际去理解,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看不懂,就不要强迫自己,留着以后慢慢领悟吧。

毛科杰毛科杰优质答主

《易传》中,“天地之数”与五行相配,干之策为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为百四十有四。《坤·文言》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从哲学上讲,“善”与“不善”指的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即“道”和“德”。“天地之数”相配的五行,既表现天地之数的规律,又表现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善”和“不善”之德。“干之策”与“坤之策”就是天地自然之数的规律即天地之德的表现。天地之数(即五行)的阴阳之和,“天之数”为四十,“地之数”为六十,共计一百。

“地之数”与五行相配,“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与配干“天之数”相同,但不是“干之策”。这是天地的自然之数,而非天地自然之数的阴阳之和。这一组“地之数”与“天之数”的阴阳之和为四十,六十和一百相等。但“地之数”的配阳(即数一、三、五、七、九)为二十五,“地之数”配阴(即数二、四、六、八、十)为七十五,其阴阳之和虽与“天之数”的配阳数相等,但阴数不等。“地之数”本身配阴阳之和也不等。“地之数”从哲学上讲,其配阳数是善的,其配阴数是不善。“地之数”以五为单位,配阳为奇数,即阳;配阴为偶数,即阴。“地之数”配阳的五行数为二十五,不是“天地之和”,而且其数与“干之策”相差很大,其和比“坤之策”还大。“地之数”配阴的五行数为七十五,其和既比“坤之策”大,且又比“干之策”小。

“天地之数”相配的五行,其数由大到小,是“坤之策”、“干之策”、两个“地之数”的配阴阳五行之和、以及“天之数”配阳的五行之和(即干),总共六个等差数,即二百一十有六、百四十有四、一百、七十有二,其等差数为十四有四。天地自然之数的配五行的“干”与“坤”之和为三百六十,即“万物之数”。“坤之策”与“干之策”相配的五行数,其和为三百六十。与“天之数”配阳的五行(即干)之和为三百六十。与“地之数”阴阳五行之和为三百六十。与两组“地之数”配阳数五行之和为三百六十。与“天之数”配阳数五行之和为三百六十。“天”、“地”自然之数的配五行之和及其相配的五行之和皆与“万物之数”相等。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