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的五行是什么?

芦萱冰芦萱冰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古人把世界区分为“天”、“地”,用“上”“下”区分空间位置。《礼记·檀弓》记载了子思和父兄谈论丧礼时的话: “葬也者,葬者入土而已;祭祀之礼,贵者献以爵(酒),贱者献以散(米酒)。” 这就是说,上古时代葬礼十分简单,将尸体掩埋起来就可以了。至于祭祀祖先,地位高的用爵饮酒,地位低的用散酒。这里的“爵”和“散”各代表一种器皿,区别贵族与平民的等级。可见上古时代等级划分是很严明的。

随着社会制度的变迁,周代开始流行棺椁制度,埋葬工具的等级由“土”升为“木”——棺材是木制的,这表示死去的人的地位在逐渐提高。《孟子·梁惠王章句下》就有: “葬之以礼者,棺椁必厚,棺厚则待湿;封壤树表,不固不出。” 到了周代,不但丧葬用木,而且埋葬的深度也有了统一的标准——天子九尺、诸侯七尺…… 同时,周代还建立了宗庙祭祀制度。《礼记·檀弓下》记载: “祖有功而宗有德。” 也就是说,祖宗中立有大功的叫“宗”,德行崇高的叫“祖”,并且用不同的器物来表示。比如,祭祀宗庙时用豆作祭器,祭祀天地山川时用簋作祭器。可见,周代的“宗”与“祖”是有严格界定的。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周天子威权失落,各个国家都建立了自己国家的宗庙系统。于是,“宗”与“祖”的概念渐渐模糊,用器也发生了相同或相似的变化。到战国末年,各诸侯国都已经不再按照周代典制修建庙宇了,而是随便找个地方修个房子举行祭祀活动。用器方面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周代用豆、簋、俎等祭祀,春秋战国用鼎、彝、钫等等。

汉代以后,“五礼”取代了周代的“六礼”。所谓的“五礼”是指吉、嘉、宾、凶、军五大类,每类又各有其礼。其中的“吉礼”就是用盛大的礼仪祭祀天地鬼神祖先。西汉时的礼仪制度仍然沿袭着周代的旧规,用器方面同样如此。但到了东汉时期,情况发生了变化,祖先的祭祀从“吉礼”中分离出来单独设置了“家礼”,用器也发生了变化。

晋代学者杜预著的《春秋》注释书中就明确说了,古时祭祀用玉帛不用牲(猪牛羊肉)。这是因为古时候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刚脱离蒙昧阶段,不懂得如何使用刀斧宰杀动物,所以用“柔”不用“刚”(指刀斧之类的器具)。 到了唐代,唐玄宗钦定《唐礼》,明确规定祭祀天地用牛、祭祖用羊。同时,还规定天子祭天地用三牲(牛、羊、猪肉),诸侯用少牢(羊、猪),大夫用特牲(羊),士用少牢。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