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火代表什么器官?

闻哲辉闻哲辉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五行,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理论之一。在中医的理论体系中,万物都可以分为五类,用天干地支来表示,因此有“天人合一”的说法; 而人体也是如此被分类的——木火土金水,对应五脏心肝脾肺肾,每个脏器都有各自的“属性”。 这种属性和西医所说的脏器功能有很大不同,而是把五脏六腑看作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的功能状态由五行来表述。

比如说,临床上见到心火旺盛的人,通常会有烦躁、易怒、口干、苦等症状;如果见到肺气不足(虚)的人,常常会有咳嗽、气短、乏力、易感冒等表现;而金生水,肾主水,故有金匮肾气丸,滋补肾阴,温补肾阳。

那么五行和五脏的关系又是如何描述的呢? 《黄帝内经》指出:“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府。”“三焦者,中渎之腑,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这里需要强调一点,古人把心脏的“神志”功能与五脏中的“心”联系起来,认为它是五脏六腑中最重要的部分。这在西医看来是没有道理的。 中医还讲究“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这同样被用于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如“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也就是说,在人体中,土是生金(营养)的条件,金生水,而水是生化(木)的物质基础;同理,水木土金火,也有相应的解释。

当然,五行学说作为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有其可取之处。它把自然界的事物分成五大类,再用五种物质来对应表达,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它只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不是医学诞生的基石。

简永文简永文优质答主

中医的五行学说,将人体分成五脏,这五脏配属五行:木、火、土、金、水,并将五脏与自然界的许多事物、现象相联系起来,成为解释人体生理、病理及治疗疾病的重要学说。

中医将心与小肠、舌、血脉、汗液归为一类,并以‘火”来概括,称之为“心(火)”。心主神明。主管人体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主血脉,主持血液运行;在液为汗,为血液之液化,汗与心血关系密切;其华在面,面部为心血上荣而光泽红润;并开窍于舌,心血荣润于舌,通过味蕾辨别五味;其经脉属心会小肠。心经的经脉与小肠经脉络互属、经脉相连,故心与小肠相表里;与夏气相通应,夏日暑热,温度增高,汗液分泌增多,脉管扩张,血流加速,易兴奋,是心活动较活跃的时期。

凡与心相配属,性质、功能趋同的事物,都具有“火”的特性。如与人体心同属一个系统的苦味、血色、肿脉,与外界的夏季、南面、热味、赤色、成长、长夏等,因有“火”的特性,也划归为心五行属性,成为诊治与心有关疾病时的依据,以调整心血运行为主。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