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什么意思五行属性?
“子”这个字属于文字的偏旁部首,也就是象形文字中的“文”。古代把能书写、会发出声音且意义鲜明的符号都称为“文”;而文字的偏旁部首“文”,就是那些能够用来写字的意思鲜明且形象生动的符号。 因此“子”这个字在殷商时代就写作“宀”(看图一),是代表房子里小孩的形象;周代甲骨文中则作“孑”(看图二);秦小篆中又变成“孖”(看图三),形状像一对双胞胎。汉朝隶书后写作“子”或者“字”,一直延续至今。
图一 图二 图三 “子”这一个字经历了“宀”“孑”“孖”再到“子”或者“字”的演变过程。其中从殷商到西周的“宀”和“孑”,以及汉代之前的“孖”,都可以看成同一偏旁部首——即同一个字形。
因此每一个汉字都是一个图形(即字形)+音节(即读音)的组合。比如“子”字,可以表示一个正在房子里睡觉的小孩(图形),同时发出zu的音。而“好”字,可以表示手中拿着一件东西(图形),同时发出hao的音。 所以根据不同的组合方式,我们可以将所有的汉字简单地分成两大类,即独体字和合体字。其中“子”“好”“早”“高”“上”等等字,因为只能表示意思不能发音,所以都是独体字,也叫非笔画文字;而“章”“笑”“语”“话”“春”等字,都是合体字,也叫笔画文字。 当然,这些文字学概念只是简单介绍,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阅相关字典或者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