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属于五行属什么?
在风水术中,对“五行”的认识是源于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 东汉·王充《论衡》中记载着一段关于五行起源的故事:上古之时,民间有五行之学,认为天下一切事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等五种基本元素构成的,每一种元素都有不同的性质,且相互之间又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比如金生水,水生木等等;当其中一种元素过于强大而破坏了原有的平衡时,就会导致天灾人祸乃至改变整个世界的面貌。因此,人们就不断寻找解决的办法来避免灾难的发生。经过无数代人的努力,终于找到了克制各元素的灵物——“德”。
后来到了殷商时期,统治者觉得这种“五行”学说很神,就把它奉为了国家的基本治国方针之一。不过由于当时生产力低下,“五行”说也只能停留在口头之上。 再往后发展到了周朝,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们对自然的认识越来越深了,于是开始用更具体的方法来解释“五行”了。他们认为金木水火土这五类物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时刻处于运动之中的。每种物质都包含两种对立因素,如刚柔、寒暑、明暗等。而这正是造成万物生生不息的原因所在! 自此之后,人们就将五行中的每个字分别用来代表天地之间的五种自然现象(即:天之气,地之气,水之气,火之气)和人的五脏(心肝脾肺肾)以及五官(目耳口鼻)等。
而在风水学上,一般用五行的属性来区分物体的属性以确定其吉凶方位。 在古代,人们通常将自然界分为东、西、南、北、中五个方向并以此来表示出不同事物的五行归属与特性差异。那么,我们现在所讲的"东西南北中"又是怎么来的呢? 其实这个问题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雏形——《尚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天子居中,诸侯则自东向西分封于四方;诸子百家又认为东南西北各有特点,所以就有了“四象变化”之说;同时期《吕氏春秋》中说“中央为土……东方属木……”由此可以看出古人对于这五大方位的划分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所以说“四大皆空”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哦~
综上所述:地球本身是由金属组成的,而且它的形状也比较符合五行之中土生金的特征。因此我们可以说地球是一个具有很强生命力的物体啦~~~ 当然上面说的只是最浅显的知识,还有很多内容我没有讲到哦~如果你还想知道更多的话可以去看一看袁天罡的《推背图》或者李淳风的《甲子元历》哦~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