軸五行属什么?
轴,指器物上可以旋转的立柱。古代,人们根据日常经验,将事物抽象成几何图形来研究其规律,比如“轴”。《易·系辞下》曰:“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纵横出入,惟其所适。”其中的“入”“出”,指的是阳爻和阴爻的上下往来运动。
这种运动是围绕着一个中心运动。这个中心,就是轴。从易理上讲,六十四卦的每一卦都有阴阳两个爻组成,每个爻代表了事物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或者说是方向,阳爻象征的是上升的运动,阴爻象征的则是下降的运动。只有当阴阳二爻相互交错形成一种循环往复的时候,世界才会呈现永恒的运动状态。这是一种理想的模型,类似于现在的齿轮传动装置。
实际上,阴阳二爻在64个卦中并不是总能构成一个圆形。如果阳爻过强,就会使这一方占据主导地位,从而让事物的变化呈现出直线型。同样,阴爻太盛也会让事物的变化偏离轨道。这就是“刚柔相济”、“阴阳平衡”的道理所在。 古人为了测量太阳的位置,发明了“圭表”,即是在地面上竖直放置一块木板,在木板上刻画出标志线,通过它们来测量日影的长短。
每年正午12点,太阳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阴影长度都为0。此后,随着太阳逐渐北移,各地正午阴影长度开始缩短;至夏至(6月21或22日),全球正午阴影缩短为0,意味着太阳运行到北回归线。此时,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发生,一年中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出现了!
冬至之后,太阳继续南行,正午阴影长度重新增加。至冬至(12月23或24日),地球又进入一个新的公转周期。这时,如果特别留意的话,就会发现有一个物体在不停地自转——地球本身在自转。每天凌晨,太阳都会出现在东方地平线上,随后缓缓移动直到正午,然后又滑落到西方地平线之下。
其实,我们身体本身也是一个“轴”。我们的脊柱由七个椎骨组成,每一个椎骨又有三个关节,每个关节又有一组肌肉提供支撑。这些韧带、骨骼和肌肉构成了人体的“中立位”,也就是无论我们在做什么,脊椎总是保持一个基本形态。只有保持了这个“中立位”,人体才能顺利执行各种功能。一旦失去了这个“中立位”,人体机能就会出现紊乱。所以中医一直强调“端正坐姿”“劳逸结合”等道理就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