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月什么五行?
“辛亥月”不成立,无此称谓,且农历十一月也不存在“辛”月、“亥”月的说法。 农历月份分节气和节令。二十四节气在农历上的对应日期是固定的,每个二十四节气由15个“节气”和一个“中气”组成,而“节气”和“中气”的天数是不固定的(因“节气”有“立”的意思,表示气温变化的节点;“中气”则介于这两个节气之间)。二十四节气在农历上的位置是有变化的,这种变化每一个农历年都重复出现3次。
而节气的划分又基于公历,即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变化划分,此点每月不变。比如今天为立冬,那么明年今日太阳仍位于黄经225°,与今日时间完全相同,只是农历年份不同而已。因此以公历确定的节气在农历上的位置是完全固定的,每年都是11月7或8日。 以“立春”开始的一个季节在农历上的顺序是:“立春”“雨水”“惊蛰”……以此类推到“处暑”“白露”等。
但农历每年还有两个比较特殊的节气—— “春分” 和 “秋分” ,这两个节气既不同于“立春”,也不同于“霜降”。因为“春分”和“秋分”的“春”“秋”并非指季节,而是指昼夜。“春分”的意思是昼夜平分,这一天阳光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秋分”意思是日夜均分,此后阳光直射点开始由赤道进入南半球。
由于“春分”和“秋分”的昼夜特征具有普遍性,因此它们的出现没有包含在特定的节气序列里(如“惊蛰”之后才是“春分”,而“白露”之前却是“秋分”)。 而在这些特殊的节气里,农历的月亮并没有达到“晦、朔、望”的变化过程,因此从“节气”的说法来看,此时月球应该处于“近满圆”到“近新月”的过渡阶段,也就是所谓“辛”月或“亥”月的说法。但这样的说法其实是将农历的“月相”和公历的“节气”混为一谈了。实际上这一过程发生在阴历的“月末”,而非阳历的“月初”。
综上,农历十一月不存在“辛”月或“亥”月的提法,正确的称呼应该是“冬月”。 以上是对问题比较正式的解答。下面聊聊个人看法。
对于古人来说,“月相”是观察到的自然现象,对人们日常生活影响较大;而对于如今的人来说,“月相”则是需要学习了解的知识。所以古人将农历的“月相”直接和人的感情联系,用“悲欢离合”来描绘,而我们则需要先理解它的科学原理才能体会其中的美感。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九歌·少司命》 “今番良晤,豪兴不减当年。我醉欲眠,卿可先去。明日朝闻,事期勉之。”——元好问《鹧鸪天·离恨》(词句用典出自屈原《离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