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五行属什么?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之前没有人问过我类似的问题(捂脸) 先引用一段百度百科的内容作为铺垫。 五行学说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均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又称五行)所构成,它们相互制约与相互促进,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古人将这五行与五时、五脏等相对应,在临床上通过观察它们的变化诊断疾病并给出防治方法。 在古代中医文献中,五行并不是指具体的某一种物质,而是用来概括说明事物的属性。它首先被应用于自然界的描述,“天在上为阳,地在下为阴”就出自《黄帝内经》。所以此时所谓的阴阳是相对立的两个概念,而五行则被用来描述事物之间的四种关系: 《黄帝内经》中用五行来描述脏腑、五色、五味的关系,以脾胃为例: “脾应土,其味淡,其色黄。”“肝应木,其味酸,其色青。”“肾应水,其味咸,其色黑。”“肺应金,其味甘,其色白。” 又例如《本草纲目》中记录的药性与脏腑的关系大多也是基于五行理论的推论。其中木代表肝胆,火代表心,金代表肺大肠,水代表肾膀胱,土代表脾。
再来看看关于五行的现代应用。 1929年,北洋政府将中国的传统历法改称为“八字排步”,并且把干支纪年法纳入农历,同时颁布了著名的《国历施行办法》,规定自1930年1月31日起,实行公历。然而民间依然普遍使用传统的天干地支纪法。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目前市面上已经很少有利用传统干支进行计算的书籍,搜索引擎中输入年份和公历日期也可以轻松得到农历日期(只需将两种历法的日期相减即可)。这种计算方式的简单快捷使得人们很难再重视五行这一理论体系。再加上现代学科分科太细,几乎没有人再从整体的角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从物理学、化学到生物学,几乎所有自然科学都在无意识或有意地排斥中医的理论基础——阴阳五行。
中医界内部也有人对五行理论的科学性表示怀疑。有的认为它是哲学而非科学;还有的认为它是古代科技而不是现代医学;更有人直接说它是伪科学。这些观点虽然有些极端,但也反映了中医面临现代化困境之时受到的挫折感。
以上都是引言,下面进入正题。 谈到五行属什么的时候,其实有个隐含的前提,就是认为五行是有实体的。即五行是实体性的存在而非抽象的概念。持这样看法的人一般认为五行是可数的,如金木水火土,或者天地阴阳。但中医的五行不是西方医学中的五行,它没有具体指向某种疾病或者症状。因为如果按西方医学的思维方式去理解中医的五行,那基本上可以说中医的五行啥都不是。
中医讲的五行其实是象征性的,它反映的是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可大可小,影响可以很局限,也可以很广泛。也就是说它的范围是不确定且因人而异的。如果用数学里的集合来形象地表示五行之间的关系,那么可能的情况是这样的: 所以在讨论五行所属时,我们首先需要明确讨论的起点是中医对健康的认知,而不是西医的健康观念;其次是确认个体之间的差异,毕竟人体是非常复杂的多变量系统,用集合来表达五行之间的关系只是为了表述方便而已,它无法也无法应该包含所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