畴五行中属什么?
这个问题问得真是时候,昨天刚学完《周易》,今天刚好派上用场。 先给出答案,“南师”的称呼来源于《说卦传》中的两句:“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其中“天地定位”的“地”五行属土,也就是常说的“南师”。
来让我们看看《说卦传》的原话吧! “乾为天、为君、为王;坤为地、为母、为子宫。” “离为中女、为日、为目……兑为少女、为巫、为口舌。”“震为长子、为青龙、为草木……巽为长女、为进退、为寡婦……” 是不是非常直观?不用把每一句都解释得清清楚楚吧(否则我也不用专门去学这门课了)。只要记住这句话里的“君”“王”“父”“母”“子”这些字就行了。
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个问题中的语句“南师”。 南师指的是什么呢?指的是“离火”和“巽木”,这两个符号在古人眼里就是代表着“南方”的两个柱子。 所以这句话可以这样理解:南方两柱中的第一柱是火,第二柱是木。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离中是九五之尊,是君王之位,而下一爻是初五,正是父母(或曰君主的大臣)的位置。 而巽宫的爻更加明确,第一爻变阴则是妻道,第二爻变阴则意味着这个君主已经没有了儿子。所以“东南方向”正好对应着“无子”和“寡婦”。
在甲骨文中,有“蚕”字,作虫形,头细长,身体肥大,并以横道纹示蚕体之纹饰。金文中“畴”字写作“甶”,是“畴”字的初文,由“田”和“虫”组合而成。虫或作蚕形,或作“畴”形。造字本义指耕种一年的土地上长着农作物。后演化为形声字,加意符“禾”为“畴”字。许慎以“田也”释“畴”,而“田”为会意字,象纵横相交之阡陌,指已耕种的土地,显然没有抓住“畴”字的构形规律。
“虫”在古文字中有两种意义,其本义为吐丝之虫“蚕”,引申义为一般的昆虫或虫类。“畴”字以“田”和“虫”组成,应是表示在田中生长着某种东西,而这种东西既可能是吐丝之虫“蚕”,又可能是玉米、高粱等有穗之作物。许慎所说“禾”即谷类农作物,“虫”即“畴”为玉米、高粱等有穗之作物,而“禾”和“畴”都是农耕的对象,以它们表示被耕种后的土地都是合理的。因此,“畴”字的字形包含着多种构意,如被耕种后的土地、耕种一年的土地上长着农作物、谷类农作物及谷类农作物的穗之形等。
“畴”字的古文字字形未直接说明此字属五行中的何种物类,但是,从“畴”字的造字本义和引申义来看,此字与“田”即土地、农作物密切相关,而土字从“田”,故畴五行中当隶土。“亩”是与“畴”意思正好相反的字。“亩”字从“田”从“臼”省,古文字字形又作“卣”,隶定后写作“卣”。“臼”与“卣”是谷物盛器,引申为有容器之形之物。谷物盛器的形状与耕地的形状正好相反,即“畴”是耕后之田,是正方形的田地;而“亩”是田地中的容器之土块,为反相形。在“畴”“亩”两字中,既有土地、又有谷物,既有“田”与“土”的关系,又有谷物与“田”与“土”的关系。此外,从古文字的构形规律看,古文字大多是以类相从,即字与字之间从同部首,从同部首的字属于同一范畴或同类物类,如从“口”之字表示与口有关的意思;从“人”之字表示与人有关的意思;从“贝”之字表示与贝有关的意思。同样,从“土”之字、从“田”之字都与“土”和“田”有关,自然属于土类。因此“畴”字即应属土类,隶事为耕种过一年的土地和此土地上生长的庄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