溙字五行属什么?
溙字,读作[tài]、[tiào]或[xiào],本义指水道弯曲的样子。
《康熙字典》中,“溙”字有以下释义: 1.【廣韻】他代切【集韻】【韻會】【正韻】他代切,音泰。【說文】水道衺曲也。
2.【玉篇】同汰。
3.【集韻】亦作慆ㄊㄠ。又【類篇】徒刀切,音陶。義同。
4.【集韻】【類篇】他笑切,音窕。水名。【春秋·莊九年】齊師師然來。杜預注:師然,水名,在南燕之北。【左傳·昭元年】晉荀吳帥師侵齊。齊師夜遁。晉軍逐之,齊師環而自車。晉�人車,逐之,三周焉。杜預注:師环,車繞也。師言車言環,皆以车為重,故車行三周。
5.【爾雅·釋詁】慆,慢也。【詩·鄘風】寧適不慆。【禮·檀弓下】喪不敢慆。
6.【增韻】慆,欺也。【前漢·王嘉傳】姦欺慢慆。 《说文·水部》有载: 水流衺曲曰溙。从水,泰聲。读若慆。他戴切。
《广韵》和悦平直貌;《集韵》安闲貌。 《玉篇》亦作汰。《类篇》作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