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秋五行属什么?
《说文解字》:“宛,屈也。从宀,从宛声” “秋,禾谷熟也。秋季为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有万物凋零之意。” “宛”字的字形演变: 《礼记·月令》中有:“仲夏之月……农乃登场,秉耒耨田,以祈甘雨;季秋之月……草木黄落,农乃登埸,获粟之入。”可见,在战国时代人们已经使用“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时令概念了。
古人在创作小说时十分讲究用字炼句,一个字或一句诗的使用往往要考量多方面的因素,其中就包含节气,所谓“不拘一字一句,须要迎气”说的就是这种情形吧。王逸少(王羲之)写《兰亭集序》“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李白写诗“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辛弃疾词“满庭芳草易黄昏。不道人间犹有未融冰。”都是符合节气的写照。
回到问题来,“宛”字在小说中出现了两次,第一次出现是在元丰元年四月初五日的夜里,这时才“立夏”两天。按中国传统历法每季三个月,分别命名为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每季的第一个月又叫作“阳春”、“炎夏”、“金秋”和“严冬”。立春在农历正月,立夏在四月,立秋在七月,立冬十月。立春时“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陟负冰,雁南方且过”;立夏时“蝼蝈鸣,蚯蚓出”“小麦扬花,油菜结实”;立秋时“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自然界的物候都随节气变化,作者描写自然界的变化都在符合节气的规律。
到第二次出现已经是四年后的元丰五年五月,这时的节气已经过了小满、芒种、夏至、小暑,马上要到大暑。此时,作者用了“连朝春雨绵绵,似润如酥;近午,雨收云散,金乌西坠……”虽然天气闷热,却已有了盛夏的味道。
古人写文章讲究一个“婉转”,这个“婉”其实就和节气有关,该热而不热、该冷而不冷、该下雨时不下雨、该下雪时不下雪都不是婉,只有根据节气合理地热、合理地冷、合理地下雨或者下雪才是婉,这与现代人所谓的“自然流露”应该是有相通之处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