旻是五行属什么?

栾喜民栾喜民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从汉字本义来讲,“旻”字是一个会意字,由日字和文字构成。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文”字的偏旁部首来探讨“旻”字最初的含义。 金文中的“文”(图1),上面部分像一张弓,下面部分像箭,合起来表示“发射”的意思; 战国文字中的“文”(图2),下部“戈”的笔画变得粗壮而短,上部结构与金文接近,仍表示“发射”的意思; 小篆中的“文”(图3),将“戈”和“弓”融合,形成现在的“武”字形,仍然表示“发动武器,进行打仗”的意思。可见“雯”字最初的含义是形容战争、武力。

其次,我们来看“旻”字在古书中的解释。《说文》中解释道:“旻,凉也。从日在文旁。”“凉”的意思是“天气凉爽”,引申为“阴冷”,再引申指“衰落”。所以“旻”字在最初造字的时候其含义应当与“秋”或者“天”有关。

我们从字音方面入手。古书中对“旻”字的注音采用了两种方法,一种是以《集韵》为代表的“明兼切”,另一种是以《康熙字典》为代表的“莫宾切”。“兼”有“皆”的意思,可以表多音字,如“参与”“赞成”“兼听则明”;“宾”在古代有两种读音,分别读作bīn和bǐng,做介词时读bîŋ,此处应读bîŋ。据此,我们可以得知“旻”有两个读音,分别是mín 和mǐn。那么问题就来了,这个字应该读谁呢?我认为应该读mìn。理由如下:

第一,古代文献中对“旻”字的注音都采用“明兼切”或“莫宾切”的方法,现代字典也多采用“min”标注这个字的读音。

第二,我们查看现代汉语词典,“min”释义的第一条就是“旻,mín。同‘悯’”。“悯”是什么意思呢?《说文》中解释道:“悯,闵也。”“闵”的字形演变如下图所示: 可见,古代的“悯”和今天的“悯”,其字形是一样的。我们再查“mnı̀”的释义就会发现,“旻,mín。同‘悯’。”于是我们就得到了一个循环论证——因为“旻”同“悯”,所以“旻”读“min”。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第三,我们查看“min”的释义就可以发现,“min”有“天气寒冷”的意思,这与“旻”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大部分意思都是带“寒”字的含义一致(“悲、伤”除外)。而“悲、伤”之意在古代多属“悯”。综上所析,“旻”应读“min”。

喻嘉琪喻嘉琪优质答主

在汉语字典中查到,旻字拼音为mín,简体部首日部,部外笔画8画,总笔画11画。旻字有大、广阔、高远之意,在我国的古汉语中常用来指天。在一些古文学的诗词歌赋中,也常见到旻字,多用来寄托人们心中对博大高远精神的追求,象征者一种王者风范。比如西晋诗人陆机的《赴洛道中作》,“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在传统字书《周易》中,乾卦六爻的“文言”曰,“上九,亢龙有悔,遯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在“大象传”中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潜龙勿用,阳在下也。见龙在田,德施普也。终日乾乾,反复道也。或跃在渊,自试也。飞龙在天,泰也。亢龙有悔,穷之湾也。”说的就是“天”的性格与规律,也代表着大千世界万事万物乃至人类社会的规律与本性。乾卦的六爻分别代表着“天”在不同时位的不同性质与特征,其爻辞也被人们赋予了深刻的文化底蕴,成为我国传统文化道德标准的源头活水。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