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属什么意思?

郁子萱郁子萱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五行,是中国古代道家关于事物的五种性质。金、木、水、火、土,被称为“五行”。 五行学说最早见于《尚书》,但它作为古人认知世界的方式和阴阳一样广泛存在。 东汉·王充在《论衡·五经篇》中有言:“五行者,五常之形气也。”这里所说的“五行”,是“仁、义、礼、智、信”这五类德行;而“五经”中的“经”,指的就是上述五德。 在东汉以后,人们逐渐用五行来指代自然界的天、地、风、雷、山、泽等等。这种用法出现于南北朝时期。 后来,中医引入了“五行”的概念,认为人的五脏六腑与自然界相应器官有相生相克的关系。如: “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曰稼穑”……这是自然界的中木、火、土…… 人体相应器官中,“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 而经络、气血中也存在着“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的循环代谢过程。

到了现在,中医认为:肝脏功能正常,心火能下降,脾胃就能正常运化。反之,肝病会传心病,心脏病又会加重肝病…… 其实,我们生活中离不开“五行”。我们的姓名、生日里都有它的身影。甚至性格中也有“五行”的成分。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自己的“五行”特点,可以在评论区留下你的出生信息(年月日时),我会帮你看看八字里的“五行”情况哦!

景轶群景轶群优质答主

五行一词,出自《尚书•洪范》。古人对自然的认识尚属初浅,只能用观察到的日常生活的某些事物的性能来比附大自然间物质运动的各种形式和形态。古人选择日常生活常见的五种物质,借以阐述宇宙万物的构成及运动产生相互关系,这五种物质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五行”。

“五行”原只是“五材”,《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中说:“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郑玄《礼记•表记注》说:“金、木、水、火、土也,土兼黄、白,散为万物,章为五色,五色之见有间色,本不过五。”

“五行”之说出自《尚书•洪范》。《洪范五行传》中说:“一,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五行”是木、火、金、水、土五种物质。而关于木、火、金、水、土五行的特性,《尚书•洪范》中接着说:“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这就是古人认为的构成一切事物的物质基础,五行各自的特性,也是“五行说”的理论基础。

“五行”本是一种自然认识形式,与西方的“四元素说”类似,它被运用到社会生活中,用于解释社会、政治、思想、文化、道德、心理等方面的问题。它是一种唯物主义,但也掺杂了一些宿命论成份,把自然现象与社会、文化、道德、生活,以至人的吉凶祸福等联系起来,在长期的政治实践中被封建统治者所利用。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