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字什么五行属性?
这是属于文字学的范畴,简单点说就是研究汉字演变、分类和结构的字书。古人造字非常讲究,所以每一个字都会有它的来龙去脉的。 举个例子,“文”这个字在甲骨文中是这样的 一个字这样问肯定不行的啦!得把它的兄弟姊妹们全拉出来才行。所以要先了解“文”字的家族——即它的偏旁部首。
文这个字在古代属文部,也就是说带有文部的字都属于文类,与文部有关的字一般都有美好的含义; 再来了解一下“文”这个字是怎么来的呢——“文”的字形是由两个独体字组合而成。其中“丶”是表示声调的词尾,“二”是表示声音的符号。这样的两个字组合成一个字在商代就已有,而且至今我们看到的繁体字“文”也还是由这两个字组成的。
那么现在的问题就来了,这个“丶”是什么意思呢?它真的是表示声调吗? 如果是的话,那为什么现在的拼音文字里却看不到“丶”这个字母呢? 这就涉及一个古音的问题了。现代的普通话和粤语保存了很多中古汉语的声调,我们可以根据这些声调判断一些字的读音(虽然未必准确)。但是我们并不能拿今天的语音规律去套古代的声音,因为汉语是有着深厚历史感的语言。
每个音节有每三个音节就有个调型,而每个调型会因字而异。所以同样是第一声,“他”和“茶”的调值是不一样的,“她”和“花”也是不一样。 “文”的第一声是从“上”发出来的,所以“丶”要竖着写。如果要把这个调号标在字母上面,那就只能像英文或德语那样加一个小横。但是这样的标记方法并不科学,因为声调变化是非常复杂的,不能这么简单的用一个大写字母来表示。
古代的音律比我们今日的要复杂得多,除了阴、阳、阴上的声调之外,还有入声调,而且不是像今音那样把一切声母都归到元音去的,而是有很多不同的入声调类。这涉及到古汉语音节的内部构形,是一个非常大的课题。我在这里没法详细的介绍,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王力的《古代汉语》(四册)。里面的语音部分详细介绍古汉语音律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