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五行属性是什么?
《汉书·礼乐志》记载“李延年,元帝时为黄门侍郎……延年善歌舞,建元三年正月,上召延年,置酒长乐宫,作歌舞。诏左右持杖,歌八九阕。” 这里的“建元三年”是指公元前138年,“长乐宫”是汉代皇帝行宫之一,在今西安西北约50公里处。从文中可以看出,李延年擅长舞剑、唱歌。他的“歌词内容涉及西汉王朝的兴衰、出征匈奴以及宫廷生活等大事……”那么,他是不是创制了这九个曲目呢?我认为不一定。
其一,史书中称李延年为“倡”,即唱工演员的意思;其二,当时有“登歌”之礼,这种礼仪要求乐队先演奏乐曲引礼官上堂,然后,乐官退立堂下以待命。其三,汉代的乐府建制比较特别,它既是管理音乐的机关也是掌管伴奏乐器的小衙门(汉成帝时将乐府并入翰林院)。
我推断,李延年在创作这九首歌的同时还编排了歌舞,使歌曲与舞蹈结合起来,形成了早期的“相和歌”。这种新出现的声乐曲,很快在汉朝贵族中流行起来。 到了东汉末年,“相和歌”传入江南地区,在那里迅速发展起来。后来,人们把以“相和歌”为代表的南方音乐叫做“清商”或“清商乐”。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出现一支新曲子,名为“平调”;东晋末年,南方又出现了“吴声”。平调和吴声都有入声,而且都很短小精干。隋唐时代,文人参与音乐创作的积极性很高。他们采用古典诗歌的三言、四言、五言、七言创作新歌,使得音乐与文学实现了完美的结合,并在唐代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
宋朝以后,雅乐渐衰。百姓们在闲暇之时更愿意听听曲艺、杂耍等大众娱乐项目,音乐也逐渐世俗化。这一时期的音乐,不管官方还是民间都倾向于用词通俗明了、旋律明快流畅。虽然宋明两代提倡恢复唐乐,但始终未能如愿。
元代之后,中国进入戏曲繁荣期。随着杂剧、传奇的出现,一种新的演唱风格——南北合套应运而生。它把南北方的音乐融合在一起,创造了新的艺术形式。明清时期,南北合套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并逐渐走向了大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