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字五行属什么?
“尽”,从“心”从“己”。 “尽”的本义是“内心完全感到满足”。 《说文解字》:“尽,自极也。从心,从己,已亦声。”“竭、毕”都是“完”的意思;“极、卒”都有“穷究”之义;“甚”指心情极度紧张而变得极端状态。 所以,在甲骨文中,“尽”就是一个人心里非常满意,甚至达到了狂喜的状态。 这个字形发展到金文中变成了这样(左为小篆,右为金文)—— 金文的“尽”是一个双手抱拳表示喜悦的人,旁边加了一个“心”,以强调这种内心的满足感。到了小篆阶段,这个形体就变成了上面这个样子,与今天的楷书大体一致了。
“尽”在六书中属会意兼假借。 按六书的分类来说,“尽”属于假借,所谓“会意”其实是不准确的,因为会意字的“会意”其实是借助于形旁表意思,而这里的“心”“己”并不是其本义,而是假借来的意思。 但不管怎么说,“尽”的本义还是能体现出来的,因此它仍然是会意字。 至于为什么用两个不是本义的形体来作为本字的形旁呢?我想大概是因为人们已经习惯了把“尽”当做这个意思了,以至于忘记了它的本来面目是什么了吧…… 既然已经知道“尽”的本意和结构,那么就可以推测一下“尽头”等词的结构了。 从上面我们知道,“尽”的意思是“全部的心都放到这里来了”,那么这个“到头”的地方就显然应该是个动词,因为它要表达的是一种动作过程。于是我们就可以得到下面这个推断——
由上面的图形我们可以发现,这实际上就是个象形的动词,意思是“一直走到底”或“使它走到底部”等等,所以它应该是“尽”的动宾短语的后半部分构成,再结合前面的“尽”得出如下结论——“尽头”二字当写作“盡頭”,读作jìntóu。 在古代汉语中,这种形式的合成词一般都要进行分音。比如“來歷”(来历)一词就要分为“來歷”两读,即lái lì(来源,出处)和lì lì(历史);又如“關係”(关系)一词也要分为关guān xī (关切关心)系xì guā(关联相关),而在现代汉语中这两组词一般只用一个读音了。 不过,由于“盡頭”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是常用的,而且古人也有将其作为一个整体看待而不分音的习惯,所以我们现在仍然把它看成一个词。
下面来看几个古代的例句: 1.君子所歸曰“師”。言“師”者,人之所師扶也。天之降師,必師乎聖人。是故不師聖賢而師左右小人不至矣。故此“師”者,謂盡誠盡節者也。(《六韬·師武》)2.子貢問曰:“有一言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孔子曰:“其恕乎!”子貢請盡言。孔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起對曰:“敢問何謂也?”孔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論語·里仁》)3.若夫盡善盡美,則吾與古書,除《詩》、《書》外可無觀焉矣。然李太白有言云:“白欲與君談筆硯,相看各出兩銀錢。君言我筆硯干萬錢,吾言君筆硯墨煙煙。” 嗟乎!斯言雖出於戲謔,然豈不然哉!(欧阳修《送王舍人》)4.今夫窮年累世,尽力於文字間,自以为書必可傳于後世,然而死者不可復生,絕者不可復續,雖欲勉彊與之為終其身而後可,時既過矣,則無及也已。 呜呼!其可哀與?(蘇軾《黃州東軒記》)5.老泉少时好讀書,從小到大未嘗去手,以至失手損壞的用具不可勝計。他常常自告誡說:“你如果一定要弄明白這個道理,那麼,就不妨去尋找一件器物,最好是那些不容易损坏又不值得珍惜的,用它来學習,不要失去自己的本心才好呀。” (《蘇轍集・東巖志林卷七》)6.予每讀杜子美詩,蓋其氣博爾,其氣厚爾。又嘗見韓退之論詩曰:“杜子美最得詩之本難。”予竊以為然。盖詩本难作也。昔人謂杜詩如韓柳文,雖極工,乃著於貌。謂其好惡淺露,易詆揚也。
以上六则材料均选自《宋元明史三書勘校》 可见“尽”的本意是指一个人的所有心思都在一个地方上,而“底”指的是这个过程的结果,二者结合起来就是“走到头”或者“达到极限”的意思。而这个“尽头”往往指向的就是“圣人的境界”——也就是说,“尽”的本义就是追求圣人之路。从这个意义上看,“尽”的“努力做到最好”的意义似乎比他的形容词释义更加重要一些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