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有什么用?

尚熙然尚熙然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关于五行的来历,众说纷纭。有说是远古部落图腾的演变,也有说是原始自然规律的概念。 我觉得吧,既然我们只是讨论“概念”的历史来由,就没必要纠结于这个概念的具体来源和形态了。 重要的是,它作为中国古代思想体系中一个重要的基础概念,其本身发展出了怎样的内容并如何影响中国以后的发展进程。 关于这个问题,我个人的看法是,五行最初作为一个概念,其实并没有什么神秘色彩,甚至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至少在战国以前),不过就是古人将世界上的事物进行大致分类后归纳出的五个基本范畴而已;而随着这一概念的不断使用和发展,人们也不断赋予它新的内涵,形成了后世那种包罗万象又玄之又玄的理论体系。

要讲清楚这一点,还得从对“五行”一词的起源及含义说起。 “行”在古汉语中有诸多意思和用法,而“五行为什么是指金木水火土?”的问题关键就在于这个“行”究竟指的是哪个义项。 现代语言里一般用数字表示事物的顺序,但古汉语里的数词往往并不单指数值,还带有其他不同的功能。比如“一行”中的“一”不是数量词,而是动词,指行走、经过之意。《楚辞·天问》中“一维命兮惟一夫”一句中就有解释——“一维是走了一路,维是道路”。 所以“五行”中的“行”也不可能是“五种事物”的意思,否则怎么好解释为什么水在前火在后这种明显不符合“次序”的事物呢? 至于“形”,我认为也不可能。因为古代五行说的核心内容是“行”而不在于“形”,而且“形”与“行”都属于形容词,放在一起很不协调。更重要的是,根据汉代刘歆的说法(见《汉书·艺文志》),最早的五行家认为世界是由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实物构成的,称之为“五材”或“五才”,这就更与“形”不沾边了。 再来看看先秦典籍里的用例情况就知道该怎么选了—— 根据《尚书·洪范》,上古时商朝贤臣箕子向周武王陈诉政事时有提及过五行。《左传•昭公六年》引用了其中的部分内容,其中用到了五个动词“克、成、永、靖、宣”去修饰前面的“五德”,很明显这里“行”的意思是动词而不是名词,因此只有“行”最符合这里的语境,所以五行中的“行”在这里也只能理解为动词。 那么,既然是动词,就必然有具体含义,再结合上下文来看,这里的意思是这五件事代表了天地万物发展的五种规律,也就是所谓的“五事”或“五常之序”—— 五行之间相互克制的关系为: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相生的关系为:木生火,火生于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而所谓相生相克,不过是天地阴阳变化的一种体现罢了。 如果说这就是五行最早的定义的话,那可真是太接地气儿了…… 古人所讲的五行并不是我们现在所指的物质实体,而是一种运动变化的方式,也可以理解成为一种描述自然界普遍联系和变化规律的哲学观念。

优质答主

我是研究五行的,但我不信命。 五行是阴阳学说的延伸,它是以阴阳五行为主要框架建立起来的学问体系。 我不信命,但我相信命运是可以改变的(我坚信这个事实)! 但很多人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或者达成心中美好的愿望,那是因为他们并没有遵循着“天时”、“地利”、“人和”这样的客观规律去做事儿。 如果一个人连自身都无法控制的话,那他怎么能改变外部环境呢? 所以我们要从自身的角度出发来认识自己,从而找到适合自己性格特点的行事方法。 从外在的角度来看我们就能知道我们的性格特征了——例如一个人的八字里面如果土特别多而水特别少,那我们就会比较木讷,做事情也比较死板;但如果一个人的八字里面金水特别多则代表会比较灵动,反应也很快…… 根据自己的情况可以做一些简单的性格测试和职业测评。这样我们就可以了解自己,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了。 这并不是在宣扬宿命论哦~这只是在帮助我们认识我们自己而已~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