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五行属什么的?
《黄帝内经》有五色对应五脏,五色是指青、红、黄、白、黑五种颜色,而五行的概念则比五色要晚一些。 五行的概念最先出现在我国古代哲学家的著作中,最早出现于《尚书·洪范》 五行者,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 后来被广泛用于中医理论。 在中医学中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 它用以说明脏腑、经络之间相互联系的抽象概念。
在中医理论中有这样一个公式:“心-火—小肠(相火)-脾(土)-肺(金)─大肠(燥金) 肾(水)─膀胱(津液)―阴跷-----” “肝──木──胆──三焦──(决渎) ”;“脾土-胃-小肠-胆”;“肺──金──大肠”——这是人体五脏六腑之间的联系。
在五行学说中,把人体的内脏器官分为五大类,叫作“六腑”,即胆、小肠、胃、大肠、膀胱和三焦;“五腑”与五脏是一一对应的,其中小肠对应心,大肠对应肺。
同时五脏还可以生养六腑。例如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所以肝胆的化源来自脾胃所化的水谷精微;心脏可以推动血液运行,故能使小肠化生的精微物质到达大肠;肝气条达通畅则可以促进脾胃的活动功能等…… 而五脏之中又有其相生相克的关系。所谓相生就是相互滋生、互为生长的意义,按照五行相生关系而言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就是指相互制约、抵抗抑制的意义。按五行相克关系来说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因此有了“心火宜降(向下走)以济肾,使水火既济;肾水宜升(向上走)以交心,使心肾相交”的说法。因为火的性质是有向上的特性,所以心火不能无限制的上逆而应该下降,这样才能对处于低位的肾起到温煦的作用。
而肾水的性质是向下的,如果肾水不上升而是向下沉就不能滋润心,于是就会出现心慌、心烦等病症了。这就是中医中常说的“心肾相交”。 所以五行学说作为中医理论的一种基础思想对于解释和治疗疾病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但凡事都有两面性,比如当人们身体发生病变时往往会联想到某一种或几种相应的属性。如“上火”“寒症”等等都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症状表现。其实这些都属于一种异常状态。
而在五行学说中就出现了这样的说法——“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这也就导致了人们在治疗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用药不对症的尴尬局面! 所以古人也说过“医道玄妙,不可学,不可言”的道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