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在五行属什么?
“五伦”是古代中国儒家哲学关于社会人伦关系的5种基本类型,即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而“五常”指的是这五种道德关系中所蕴含的5种最基本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原则,即仁、义、礼、智、信。 那么为什么孔子把忠和孝放到了第一位呢?因为这两者都是“五伦”中的核心人物角色。所谓“忠”是指对国家的忠诚、对国家政令的遵从,而“孝”则是对父母的孝顺以及兄长的敬爱。
那又回到刚才的问题了,为什么恩会被排在第5位呢? 在古代的封建王朝中,皇权至上,臣子们对于统治阶层尽忠也就是尽忠君,所以所谓的“忠”其实还是建立在君主权威的基础之上的,而“顺”与“孝”虽然也是封建社会中臣民的应尽之义,但是它的主体对象是自己的父母和亲人而非君王,因此在这里面就存在一个主次之分,当然这里并不是轻视忠和孝的意义和价值而是强调恩的重要性。
《说文·心部》中说“恩,恩惠也。”“怀思为恩。会意。从心,因声。”(怀思就是思念)这里的“恩”是指心怀感念、心存感恩的一种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也就是说“恩”的核心内容是报答恩情。 “报本反始”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思想之一。这句话出自老子的《道德经》中的一句话——“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老子认为世界万物都遵循着相反相成的规律运动和发展变化,宇宙间最柔弱的东西却有着至大的力量并发挥着最大的作用,世界上万事万物的产生都来自有形的物质而又归于无形的境界。
因此,当有人对你恩重如山的时候你要时刻记得报答,并且还要不断提醒自己不要忘记这些恩惠之恩情,这样才能使这种报恩的心理和行动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成为人们社会交往和家庭生活中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和规范——这就是中国人常说的“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道理所在吧! (PS:这篇文章纯属虚构,请勿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