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定汉字的五行?
这个问题,其实古书《玄门正字》中已经讲的很清楚了。 古人将汉字分为八个部分(八方):乾、兑、离、震、巽、坎、艮、坤。 在《玄门正字》里是这样解释的: 其中“八干之精”是表示天象的,而地支和八卦是描述自然的,天干和地支配合起来就形成了六十甲子循环。
在六甲中,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故称六甲阳干;丑、卯、巳、未、酉、亥为阴,称作六甲阴干。 那么阴阳是什么概念呢?这个很好理解,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能量的状态,也可以说是物质运动的两种形式状态。 而五行就是一种能量。 所以这里的五行是根据天干的属性来区分的。
比如甲乙属木,为什么木属于阳呢?因为春天就是万物开始萌发生长的季节了!所以春天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季节。同理丙丁火也是这样的道理,火属阳是因为它在夏天的时候最为旺盛。戊己土属阳,庚辛金属阴…这些就不一一解释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玄门正字》中还记载着,凡属五行的字都要分清楚他的“旺衰”与方位。也就是他的生长过程,以及他在哪个方位比较活跃等等… 这是需要记清楚的。不然你就算明白了这个字的五行,但是不知道他具体的状况也不行呀~
先秦时期的五德相生相克的推演,是以金、木、水、火、土为基本元素来构建的五种属性,称为“五正”;而《说文·序》则认为其是: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离为火,兑为泽,艮为山,坤为阴 等八个象形字所组成的八卦,称之为“八经卦”(后世又发展出六十四卦),并衍生出了“纳甲”“干支”等等系统性的文字信息。
从五行角度来看,这种基于文字结构的五正和由八卦组成的关系网都是正确的,即: 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此五行) 或 金克木——木克土——土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相反的五行) 而这些关系在甲骨文中就有所体现,比如: “高亨解读為「丙午丁未」為「離」「兌」之象。”(出自《古文字構形學》P389-406页) “王亥,牛辛已。"(出自《殷墟文字乙编》P2158) “叀卜,有言自上。"(出自《殷墟文字甲编》P2203) 上例中第一例中的「離」和第二例中的「有言自上」都屬於對“言”(言)字的描述,第三例則是对「牛辛已」這一象形的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