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门是哪五行?
五行的含义,最早是由《尚书·洪范》提出的:“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其中,水、火、木、金是四行;土属于中央。后来,由于阴阳思想的加入,出现了阴阳五行说(也有人认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五行理论),即“阳木、阴木、阳火、阴火、阳土、阴土、阳金、阴金、阳水、阴水”,五行中的每一行都包含阳气和阴气两方面。
在东汉王充的著作中,提到了八行的概念:“故五行相生,此积气者也;五行相制,此敌气者也……木生火者,阳生而阴盛,故为德而施化;金生水者,阴盛而阳微,故为劳而有功。水火相反,其性相同;金木相克,其气不竭。土居中央,而制四方,是以少阴之气,运行不息,厥阴之体,永远不衰。是故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时值阳升阴降,以疾从气,气为毒盛,故云‘风从东方来’也。暑热盛于夏月,非天地之至热也,阳极阴微,故人能堪受。秋来金旺,燥气成行,体燥则阴血少,形锐则邪气侵,是以病多在血。时至立冬,水始凝冰,土冷木枯,君子得令,淫邪不生。及至小寒大寒,阴阳交接,此草木之所冻绝也。及立春以后,阳和渐长,冻土消释,阴阳和调,万物资始。”这里将木火土金水分为八个行,且每行包括阴阳两个属性,与中医学里的“三阴三阳”相当。而且,如果将八行首尾相接的话,可以发现中间五个位置上的字分别是“一阳、二阳、三阳、三阴、一阴”,也就是后来的“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这与中医里的六经也是一致的。因此可以认为,这里的八行就是后世的“经络”,因为人体正是由这八种形态和功能完全不同的物质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