雱五行属什么?
“唐·李阳冰序”中,有“若冰,字温如,善篆书……世称‘大篆’者。其文则《石鼓》、《泰山刻石》也;其体方扁,亦曰‘籀文’。或曰‘古文字’。”“宋·徐铉注校广韵》中,有“‘篆文’谓之‘小篆’,亦曰‘篆书’……” 由此可知,“篆文”即“籀文”,亦即“古文”。而“古文”与“篆文”的区别在于繁简之分——简言之,“古文”是“篆文”的简化字。
那么——“雱”——从字面意思上分析,它是由“雨”和“旁”(或者“往”)组成的。“雨”在古代文字中是象形字,上面一横代表天,中间一竖代表大雨垂落的形状,下面一横代表地面。 “旁(往)”在古代文字中也是象形字。上半部分表示太阳升起的样子,下半部分表示道路向前延伸。 所以,“雱”的字形演化如下: “雱”的第一笔为“雨”,第二笔为“旁”。由于“旁”的笔画多,因此第三笔便用短横代替。且“雨”在汉字偏旁中作二画看,所以“雱”的字形结构应是上下结构。 再来看“霜”: “霜”的第一笔也是“雨”,但第二笔却是“相”。而且“霜”的第三笔是斜钩,而不是短横。所以“霜”字应是左右结构。
又因为“雨”为水,“霜”为金。且“雨”在汉字偏旁中做二画看,而“霜”做五画看。故古人以“雨”比“水”,以“霜”比“金”。这就是“雨雪”、“霜降”等词语的由来。 其实,将“雱”当作“风雨”中的“风”解时,读音也为fēng。因为“風”字的古字形就像在“雨”下加一个“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