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根据是什么?
《五经》中的《尚书·洪范》最先阐述了五行,也就是金、木、水、火、土,“五行”一词也由此而来。 但是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行”是行走之意,所以五行就是五种行走得力的东西。这五种东西到底是什么呢? 经过研究,目前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这五种东西是:土地(含植物)、五谷、树木、火以及水。(这里的水不是指自然界的雨露积水,而是指南方炎热地区的大河湖泊)
为什么这五种元素被定义为五行?因为古人发现,这五个要素依次相生又相继相克,因此被称为五行。 具体顺序是: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同时又有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这种相生相克的理论被运用到中医上,就形成了中医基础理论之五行学说。而古人通过观察发现,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无一不受到这一规律的影响。因此这五行可以说是大有来头。
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春秋战国时代,列国征伐,社会动荡不安,于是诸子百家开始思考治理国家的办法。这时儒家诞生了,而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就继承了殷商的文化传统,提倡五行学说,并将它引入了政治领域。 那么什么是孔子的五行观呢? 他说:“平者,水也,不足于木,故其比为德。”“和者,木也,足以得水,故其比为德。”“安者,火也,莫胜于木,故其比为德。”“静者,土也,足以容水木,故其比为德。”“厚者,金也,足以止静土,故其比为德。”“刚者,水也,足以比厚金,故其比为德。”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世上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水,因为它安静而又纯洁;其次是木,因为它富有生机而又充满力量;再次是火,因为它明亮温暖而又令人兴奋;然后是土,因为它包容万象而又踏实可靠;最后是金,因为它刚劲而不软弱。 这就是孔子的五行观。它被后来的道家吸收并进一步发展,从而影响了中医的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