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色属什么五行?
古人对银子的认识,是从古人在生产生活中发现银子可以买卖商品开始的。 《史记·平准书》记载了西汉初期国家实行的“白登之围”后国家与匈奴和亲政策中,国家拿出大量财物作为和亲的费用,其中黄金20万斤、白银40万斤(一说387万斤)。这时的白银已经是一种货币单位,但还不是主要货币单位。
在汉代以前白银是作为贵重首饰材料或者作为铸造钱币的材料使用,并不具有流通商品的性质;战国时期的吕不韦著的《吕氏春秋》里记载有“金有六齐”的说法,这里的“金”就是指白银。而这时,白银还没有成为国家的通用货币。当时国家通行使用的货币还是铜钱,铜钱的原料就是青铜。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铜钱作货币原料铸造钱币的原材料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于是国家开始将白银做为金属通货来使用。到汉武帝时期,白银成为了仅次于黄金的一种贵金属。 到了东汉末年,白银已经成为人们通用的货币,并形成了一套与铜钱同时使用的二元制金融体系;《三国志·魏志·董昭传》载:“时未定议金锡之品(即黄金和白银的计量标准)及文印诸物,悉署董卓书敕以为本。”可见此时的白银货币地位已经与铜钱相当,可以与铜钱一样用来交易各种商品。此时,中国的白银生产和开采已经开始出现了一定规模,但是白银的主要产地还是在国外(主要是日本)。
由于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所以白银的开采量并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于是,中国开始从海外进口白银以满足经济发展对白银的需求。明朝中期以后,外国白银进入中国的数量剧增,据研究,这个时期每年流入中国的白银约1000吨左右,到清朝末年时每年的白银输入已经达到5000吨以上。 从明朝起中国就开始将外国白银称为“洋银”或“番银”。清代官方文献也沿用了这种称呼。不过民间并没有将外国白银称为“洋银”,他们继续沿用原来的叫法把外国白银称作“银砂子”,而且一直沿用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仍然这样称谓。 “钱”字的由来是因为商朝的时候,货币的形状象一个大口袋,上面有口,下面有足,叫做“贝”,这是中国最早的货币。后来逐渐发展为用铜来制作货币形状的东西,称之为“钱”。再后来又发展成为把铸成钱币的形状中间穿孔,以便于携带,这种带有方孔的长方形的钱币被称做“通宝”,比如唐朝的“开元通宝”(唐高祖李渊武德四年开铸)和宋朝的“宋元通宝”等等。
到了明代嘉靖年间,由于白银的货币属性越来越重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于白银的使用已经离不开它,于是便产生了以白银为单位的货币称谓——“银”字。例如,嘉靖皇帝曾经下旨禁止白银在市场上进行买卖活动,为此还发布了一道诏令说:“凡银两必须见银,不得将银换易,庶不混淆。”从此后人便有了“银”的概念,也就是说,现在人们说的“银子”其实是对一种货币单位的称谓——银锭或者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