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五行属什么?
中国汉字的五行理论,最早见于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在书中,他把汉字分作五类,每类都配了相应的五色:“青,东方也,象万物复苏生机萌发,故曰‘青’;赤,南方也,万物盛美,其色如丹,故曰‘赤’;白,西方也,物收成实,其色如霜,故曰‘白’;黑,北方也,万物萧条,其色如炭,故曰‘黑’;黄,中央也,万物渐集,其色如粟米之色,故曰‘黄’。”
后来,唐人陆德明在注释《庄子·天下》时,引用了上述说法并补充道:“天清为碧,土为黄色。”宋人徐铉奉命校订汉书,在解释“赤”字时说:“今按‘赤’,火色、赤色,从大、从火。大者,阳之气;火者,炎上之物。二形一义,皆赤色。”这里,把赤的解释变成了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哲学体系中的一个字。
明清以后,这种观点广为流行。 不过,我们今天已经知道,人类感知色彩的能力取决于三种细胞:锥状细胞C(cones),杆状细胞 M 和 L (rod cell)。其中 C 又可分为 S 和 M 两种类型,它们对不同波长的光敏感,而 M 和 L 对色彩不敏感,但能感受光强。 人类视网膜有两种神经元,可以区分100种不同的色彩组合,而鸟和猿等灵长类动物能区分超过1000种!狗的锥状细胞有四种,所以它能识别的颜色比人少得多。而猫和老鼠等啮齿类动物只有两种锥状细胞,因此它们只能区分极少的色彩。
可见,无论哪种动物,对于色彩的感受都是有限的,人类对色彩的视觉认知也是相对较晚发现的。 所以,用阴阳五行的学说来解释色彩的理论来源就很有问题了。 用现代科学的知识来解释传统中医理论中有关颜色的描述,是最合适不过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