踊五行属什么?

高秀存高秀存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 踊”字,在现代汉语中一般作“yǒng”或者“jǒng”,念第四声或第三声。 而在古代汉语中(唐宋元明)则主要做“yòng”,念第四声。 “踊”是象形文字,上部分像人的脚,下边表示在地上跳跃。所以本义就是“跳”,而且是“跳跃”的意思。《礼记·檀弓》中有“踊,下而上谓之踊”一句,这里的“踊”指的是人丧礼之中上下拜跪的礼仪,因为古礼讲究“登堂入室”,也就是进人家门要走台阶,因此行这种礼仪时也要一步步地走上去然后下来。这个“跃”跟现在同音同字,但意思已经差别很大了。

“踊”作动词用还可以指“登上”、“升到”某个位置去,这个意思在古代文献里面经常出现,不过现代已经很少用了,比如《战国策•赵策二》中有“王之出,民皆仰首,踊跃而望。”句中的“踊”就是这个意思。再如唐诗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当年伶伦吹凤箫,此曲应属广平侯。……”中的“涌”也是这个意思,指舞者从下面向上起舞。

除了指人的行为,“踊”还指动物“跳动”“蹦高”。《礼记•月令》有“命渔师始渔”,注疏解释“渔”为“泳”,也就是说让渔民入水捕鱼。这“游”其实就是今天的“游泳”。“蛙泳”、“蝶泳”、“仰泳”这些词我们都很熟,都是描述各种姿势的“跳”或者“游”。 除了人、兽的“跳”和“游”,“踊”还指植物的“摇动”——应该是上下摆动。《诗·小雅·鹤鸣》中有“翔而后集,鼓渊鱼跃。”……其中的“跃”应该就是形容鱼在水中摇摇摆摆的样子吧。

上官雨绮上官雨绮优质答主

《说文》中的“涌”字,段注为“水之腾上者曰涌,亦曰洊(jiàn)。今人作‘涌’字,从水永声。古文字形皆作‘涌’,《周书·大武》‘厥声涌涌’即以‘涌’为‘洊’。《小雅·采芑》‘薄言并共’,传云‘并同也’;又《齐风·南山》‘溥彼玉藻’,传云‘溥,遍也’、《楚辞·离骚》‘往蹇来连’,王校本‘连,积也’ ……都是同一个意思的词儿了。”——以上引自《说文》里的“涌”字解释及段注。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