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五行之人?
首先,从五行的起源来看: 《尚书·甘誓》曰:“有扈氏威行,罪孽滔天。予(禹)率文武,讨彼有扈,绥柔万邦。”东汉荀悦在注解这段文字时,引用晋灼的话,提到:“扈音户,夏姓也;或作夏后氏。” 也就是说,至少在西周时期,人们已经将夏朝与火德联系在了一起——而夏朝第一个君王姒禹正是一位以治水闻名的大功臣,他的图腾便是鲧。战国文献《世本》中提到:“舜,虞之帝也……其应日辰,其姓姚,其名舜,字重华。颛顼之子,老童为舜父,姓姜。” 至少在殷商时期,中原部落的始祖神是舜。而且,舜的形象是一副头顶日、月、星辰的神祇。
到了周朝,统治者为了显示自己与炎帝神农氏的血缘关系,便将祖先神话进一步加以完善:他们把自己的祖先与传说中的神农氏联系在一起。而神农氏的形象就是人身牛首。 先秦诸子百家著作中有关五行的记录里,很多都提到了火行。墨子说:“故昔者舜作为祭祀,天下之为祭器用,今吾欲祀天子,此顺天命也。”(《墨子·明鬼下》)庄子说:“汤左毂,祝以为舟,被五色旗,望六皋而奔。”(《庄子·秋水》)孟子说:“殷纣之靡靡(淫乐),周文之翼翼(严敬)。”(《孟子·公孙丑上》)
可见,在周人眼里,前王朝的祖宗已经是浑身充满神性的样子了,而这样的祖先当然是有五行的——“身也者,父母之首也。”(《礼记·祭法》)所以殷商的祖先契(玄冥)就是黑帝,周人以土德王天下,就尊祖上弃地为白帝。这样,我们就能看到五行在早期宗教中的位置了:它是用来描述神性祖先形象的一组概念。
其次,从五行的来源看: “水火金木土”五行说是目前所见版本最高的《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金,四曰木,五曰土。五行皆备,乃成宇宙。”但这句话里的金木水土,和火有什么关系呢? 古人认为天地万物都有五行属性。《国语·郑语》记载:“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是以君子贵正。”韦昭注:“谓五德始终也。”这里的“和”指阴阳调和,“同”指五行俱全。只有水火金木土,显然不能维持天地万物的生生不息。
那么,金木水土是从哪儿来的呢?《尚书·舜典》讲到舜的时候,有“韶濩陶唐”的说法,孔安国注:“舜乐曰韶濩,以明三载考绩,惟唐在野,土功盛绩。”又说:“皋陶作士,刑措十年。”孔安国注:“皋陶,舜之大臣也,明于五刑,故曰作士。” 尧舜时代,除了水德外,据说还有土德,这就是后世所谓的“土圭测影”——因为土可承载其他元素,正如人身可以承载灵魂一样,因此土德又被称为“承载德”。这个“承载德”传到商代,就成了“厚德载物”。金木水土就是这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