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五行属性什么?
汉代“五德终始说”里的五星运行是,木星主青,金星主白,水星主黑,火星主赤,土星主黄(见《尚书·舜典》)。
秦“五行说”承袭了这一传统观念: 秦德昭襄王元年正月,孟春,天子初命丞相隗(wěi)林行属国将军事;以李冰为蜀守。时冰白帝之子也。其性坚急,喜为巧利。是岁,正岁十二月,星孛于五纬;二月二日,彗星出,灭孛。秦以季冬十月为岁首,月建亥,曰大终之日。德昭襄王二年十二月,彗星复见。三年正月,彗星复见。四年正月,彗星复见。五年正月,彗星复见。八年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白虹饮饭,从北极至南阳间。九年正月辛亥朔,有食之。十年正月辛卯朔,有食之。十一年四月乙酉朔,有大流星如月,东南坠地。十四年三月癸丑,有星孛于东北。十六年正月丁丑夜半,有星孛于东。十八年正月甲寅,有星孛于北方。二十六年十月癸未朔,晦。
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的时候,也遵循了秦代的五行说(当然,秦代实际上并未彻底落实五行说,只是设立了官职而已,汉代才真正开始重视起来)。 刘邦刚进咸阳的时候,萧何首先提议,根据秦朝的封禅制度进行封禅。于是刘邦在汉文帝后元七年(前163年)春天前往泰山封禅。
刘邦死后第十三个月,也就是孝惠帝刘盈即位后的第二年,发生了著名的“赤伏符”事件。这件事被记载于《史记·孝文本纪》中: 夏五月,未央宫立。秋八月,诏曰:“萧相国之功,至大于人矣!”乃赏给萧何子孙封邑,号为酂侯。
刘邦死后第十四年,也就是公元前154年,发生了“金神主”事件。这次事件被记载于《汉书·贡禹传》中: 元光四年,有司言宝鼎,甘露降,嘉禾生,请改元。天子乃诏曰:“朕之不敏,自即位以来,边鄙不修,奸宄并起,百姓流离,死者如麻,有司又缘饰之以礼义,吾甚愧之。夫鼎者,尊极之象也。今岁或不见,明月当照天下乎?广学以求贤,深惟而待物,其必有补于时代矣。故省徭薄赋,与民休息,圣人之所易致者,国家得所以改元矣。明诏海内,以崇孝悌,敦笃而不离,天下可得而治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