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归类是什么?
这是古代人为了研究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现象而做的一种分类方法,把事物分为五类,以“木水火土金”代表,每一类再进一步细分为三类,每类再具体分… 这种方法最早见于《尚书·洪范》(据说也是商代留下来的):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此五行,贵贱王侯,宗庙尊卑,古今进退,皆由此出。” 这里的水火木金土指的是五种元素即五行,用现代科学的语言来讲就是构成世界的五大基本物质。
《庄子》也有类似记载: “五行相生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五行相剋也。水剋火,火剋金,金剋木,木剋土,土剋水。” 这里的“五行相生相克”比上面要更详细点,还介绍了五行的性质和作用方式。这应该是来自于战国时期的著作。
秦越人(约前305年~?)所著的《玄珠秘语》中则有更详细的描述: “五行者,五行之气、五质也。木形者,肝也;火形者,心也;方形者,肺也;坎形者,肾也;土形者,脾也。金形者,肺也;水形者,肾也;火形者,心也;木形者,肝也;土形者,脾也。此谓之五行也。” 木火土金水,五脏六腑,表里内外,上下左右全包括进去了,简直就是一个巨大的系统。
后来人们又逐渐把一些事物归入五行之中,比如: “木曰曲直”中的“曲直”指的是树木的生长形态。所以能够弯曲而又伸直的竹子归于木,挺直的松树归于木,自然没问题。但“曲直”还包括了草木的萌芽,也就是说有生命力但又很柔弱的植物都归入木。这样,枯木朽株就属火了。 《史记·律书》中还提到: “木,仁也。其性宽简。水,智也。其性聪敏。火,礼也。其性严正。金,义也。其性刚烈。土,信也。其性忠厚。木,仁也。其性温顺。”
司马迁在记载太史公司马谈对五行的看法时,提到了五行与五方、四季、五色、五脏的关系。这些关系都是基于古人对于万事万物的广泛研究和细致观察得出来的结论,极具参考价值。 现在中医仍然沿用五行这一理论体系来分析问题、诊断和治疗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