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五行水属性?
五行是中国古代道教哲学中的一个概念,它具有特定的中国文化内涵。 五行一词最早见于《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木,二曰火土,三曰金土木”这里所说的五行是指事物五种属性的含义。这五种事物是:仁、义、礼、智、信。 《洪范》又提到:“五行:一日水,二日火,三日木,四日金,五日土。”这里把五行与金木水火土五大类物质一一对应起来解释。 这种对应关系被后来的道家继承并发扬,形成了“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体系。 根据《洪范》记载,五行相生的顺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其中每行生人都有原因: “木生火者,木性温暖,火伏其中,钻灼而出,故木生火。”“水土相生而土厚。”“金生水,因金有锋利,能斫能剁,遇湿则有形,流入水中,其性为水所浸染,故金生水也。”“水生木者,因水浮托,使其根深叶茂;荫发无穷无尽,故水生木。” 这是指五行的相生而言的。 “五行”还指自然界中五种物质:金、木、水、火、土。它们相互滋生、助长,循环旺盛。
《尚书·甘誓》中就有这样的记载:“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描述的是一种祭祀场面,祭祀时首先敲击玉石琮璧等祭祀工具,以引起共鸣,然后舞蹈者随着乐器的声音起舞。据说这里的玉都是红色的,而且散发着诱人的光彩。这就是所谓的“五行之瑞”。 五行的瑞应还有:“土五色,黄为之长。”——土的颜色为黄,而其他四行由于受土的影响,它们的颜色也是黄的。——此为五色土。
“金白水清。”——金在水上,水色清澈,反射金色光芒。 “木盛则花,花盛则实。”——这是说树木开花,并且结出果实。 “火炎上而雨露。”——意思是说,火燃烧着,像雨露一样滋润万物。 “水沉下而草木。”——水向低处流,滋养了低处的百草树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