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五行里面属于什么?
在周易理论中,阴阳分为八个方位,即八卦;又划分为五个层级,即五方。这八个方位和五个层级的组合总共为32种,被称为“八卦五行”。其中,代表木的震卦位于正东,代表金的兑卦位于正西,代表火的离卦位于正南,代表水的坎卦位于正北方,代表土的坤卦位于西南,代表金的艮卦位于东北,代表火的巽卦位于东南,代表水的乾卦位于西北。 这三个层级分别对应天地人三才,所以又有“天人地”之称。每一级中的四个方位分别对应四季,整个“天人地”合起来刚好一圈,因此又有“周天”之称。 在中医理论中,五脏被区分为肝心脾肺肾,而五行则被分配于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也就是说,东方是木,主生发,与春天相对应的就是肝脏;南方是火,主炎上,对应心脏;中央是土,主长养,对应脾胃;西方是金,主肃降,对应肺部;北方是水,主寒降,对应肾脏。这样分有道理吗?非常有道理!因为中医的理论来源于古代的天文观测,而天文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观察日月星辰在天际的移动轨迹并加以区分。
古人发现,在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出现的方位是在东南到西北方向逐渐移动的,而月亮则是从西到东移动的(月相变化)。恒星是不动的,而动的是地球本身及其引起的大气流动。 基于上述情况,古人将北斗七星(大熊星座)、斗柄等作为判断季节的标识。根据北斗星斗柄所指的方向,分为“七曜”: “七曜”中,木、火、土、金、水五行俱全且呈弧形排列,而南、西、北、东四方位也各居其位,完美对称。这种“天时”与“地利”的完美契合,被用来指导农事,如《淮南子·天文训》所说“日出于卯,盛于午,衰于酉……” 这样,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中医把五脏对应的时令季节与方位如此分配了。因为中医理论的源头就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