馁的五行属什么?
“馁”字属于生僻字,统一以“馁”代示。 《说文解字》释“馁”:“馁,气饱也。从食,內声。”段玉裁注:“气之盛者,饭量必大;气之感人,饭量必增。故气盛而饭量增大谓之‘馁’。”“馁”字的本义就是指食物在人体内产生热气、气息,使人体感到饱胀。 所以“馁”字属火无疑问。
《康熙字典》释义比较简单:“【辰集】【食部】·馁·康熙筆画:12·部外筆画:8。《唐韻》奴穢切,音内。饑也。《說文》氣飽也。今人作餓。又《唐韻》魚偉切。又於伟切。義同。” 但古人把“饿”和“馁”区分得很清楚——饿了就吃,但吃了会饱,所以是“饿”不是“馁”。
同样,《黄帝内经·素问·五脏别论》中解释“飧泄”(完谷不化,大便稀薄)的原因时说,“此脾胃虚,四脏气壅,五腑不运,胃气热熏,故令小肠益盛,小便赤涩。”这里的“小便赤涩”是指小便有颜色,即尿里有蛋白或是胆红素高,“热薰”也是指尿液里尿糖或血糖高,“小肠益盛”就是说吃下去的食物在小肠里消化得很好,营养被很好地吸收进血液里了。当“脾弱”,也就是消化系统功能不好时,会出现“飧泄”——消化不良,完谷不化,大便稀薄。
如果病人同时伴有“身热”,也就是感觉发热,中医会把这归因于“胃热”,并且由此推出治疗方案:清泻胃火。代表方剂有《丹溪心法》中的白术散和《儒门事亲》中的六神丸。 清泻胃火的药物有很多,比如:牛黄、石膏、知母、芦根、栀子、黄连、黄柏、银柴胡等。 另外,由于“饥”、“饿”、“馁”都有意思相近,在古汉语里也经常混用,所以我们现在用文言文写作时,也要根据语境加以辨别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