墿字五行属什么?
墿(yì)字的基本信息: 阝(古同“邑”),部外笔画5画,总笔画10画。 五行为土。 本义指墙;城墙。《广韵》作“域”。
1、《释名·释宫室》:“墉,壅也。四面壅塞,以成其高也。或曰:‘庳’,‘壁’也……城之上,女墙。”《诗经·郑风·子衿》:“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2、又指城内街道。《楚辞·离骚》:“入罔象而问靡兮,呼凤皇止羲皇。”王逸注:“言己进往罔象之街,而问其无为之意,呼凤皇来,止于皇帝之所。”
3、引申指山崖。《广雅》:“崒者,崒嵂也;崒嵂,巉绝也。”
4、又指路。
5、还泛指障碍,险阻。《易·屯》:“行不见兮,知曷攸利。”宋玉《九辩》:“愿沉浊于地下,真无所见兮。惟郢路之辽远兮,魂悠悠而自得。”
6、又用来比喻障碍、阻碍。《庄子·天地》:“自弃而死。”唐柳宗元《贺进士李端赋集》:“公卿得贤,以故明主知臣。端亦不困,其道穷矣。”
7、用如动词,即筑城墙。《左传·宣公十二年》:“师旷奏鼓,赵文子曰:‘伯父何不以乐御之?’武叔曰:‘吾闻之:君子不战,战必克。’”杜预注:“欲土役城。”
8、用如名词,意思是城。《论语·卫灵公》:“行之,奚疑?”朱熹集注:“此章言知至力行之功。上句言人须有以自立;下句言人须有所不为。”
9、还指城墙上的防御设施——雉堞。《六书故·地一部二·城》引《周礼》:“雉堞四重。”韩愈《南山诗》:“倚壁恒欹侧,登攀岂温柔。”
10、用作人名,意为聪明、智慧、努力、上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