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身体的五行?

柏成祥柏成祥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题目有点大,我尽力说一下。 我个人认为人体的五行的划分是这样的(年柱): 木:甲、乙; 火:丙、丁; 土:戊,己; 金:庚、辛;水:壬、癸。 为什么把“土”分成“戊”和“己”呢?因为土在四季最后一个月(丑月)的时候状态最好的时候叫“戊土”,在四季第一个月(寅月)状态最差的时候叫“己土”。这样区分是为了让“土”的五行特质能够分得清。 然后我们看一下天干与身体的关系: 甲:头、胆; 丙:肩、小肠; 戊:胃、子宫; 庚:大肠、肌肉; 壬:膀胱、小腿。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人体其他部位的五行归属是需要根据十二经脉来确定的。比如肺经是起自中焦,经过上焦到肺。脾经是起于中焦经脾胃到舌根。肝经是起自下焦通过膈肌上达头面。胆经从胸腹至侧头部。

至于膀胱经和肾经就不用说了,这这条经络几乎贯穿整个背部,当然督脉也算一条经脉。

以上所说都是正常情况下的分布,有一些特殊情况需要另外对待。比如一些药物可以通过经络走串达到治疗某些疾病的目的。这种情况就需要考虑经络的循行线路了。

关于经络的走向我可以单独写一篇文章,所以此处不再多说了。 然后我们来介绍一下中医中的“五脏”。中医里的“心”跟西医里所谓的“心脏”可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中医的“心”包括现在的“心脏”和“小肠”部分,还有一部分大脑功能也在“心”里面。

因为中医的“心”跟“脑”关系很密切,而现代科技已经证实大脑是有独立的血液循环系统的,所以中医的“心”“脑”概念需要结合现代科学一起分析。 因为字数有限制,所以我在这里就不详细分析了。如果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给我留言,我再来写这篇文章。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五行”与人体的关系。 我个人认为“五行”在人体中的作用主要是生理功能和物质代谢方面。

因为“木”“火”“土”“金”“水”对应着春、夏、长夏、秋、冬五季,而自然界也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所以五行与五季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 至于每一个季节对应怎样的五行规律和生理变化,我在这里就懒得写了,因为我最近颈椎不好,头疼欲裂……

全今花全今花优质答主

五行与身体各部位也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比如,头面属木,眼为肝胆之窍;心与小肠开窍于舌,脾与胃开窍于口,肺与大肠开窍于鼻,肾与膀胱开窍于耳和前阴、后窍(即尿道、肛门);血脉属火,主运血濡养周身;肚腹属土,中焦脾胃,运化饮食;背属金,从肩背到腰骶,均为膀胱经循行路线,有联络脏腑的作用;四肢属水,与肾相应。大家还可以据此自我判断五脏的状况,比如当头昏眼花时,可能是木受克;口、鼻、咽、喉等处感觉不适时,则可能是脾土虚弱所致。

此外,人体的五种正常颜色分别对应五脏:面青为肝色,赤为心色,黄为脾色,白为肺色,黑为肾色。如果颜色过于饱和,超过正常限度,则可能是疾病信号。比如,肝若有病,“其色青”,青色超过正常限度,就提示有疾病,黄色消失,就是有病的征象;如果心有病,“其色赤”,赤色超过正常限度就有问题了,同时青色消失,是心病重的表现。我们还可以观察患者的脸色有无“华”来判断疾病的轻重。“华”就是有光泽的意思,比如心的颜色是赤色,如果面色红润就表明有“华”,可能是心火初燃、阳气发动的正常现象;如果见到纯赤色而无光泽,是心火过旺的表现,预示出现了问题。

与五脏相应的五种情志为喜、怒、忧、思、恐,这也是正常的生理反应,但如果超过限度,就会伤及五脏。比如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因此,调养五脏也可以从情志着手,比如要静心以养肾、制怒以养肝等。

中医还有五劳七伤的说法,五劳指的是心、肝、脾、肺、肾五脏的劳损,七伤则是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造成的内伤,这些都是各种内伤杂病的纲目。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