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佩属于什么五行?
从你提出的问题来看,应该是刚入行的珠宝玉石同行,所以写一份长一点的解答。 首先需要明确一点认知:一切有形的物质(包括人体)都可以用“金、木、水、火、土”这五个字来概括其阴阳五行的属性。
例如:金——西方属肺和大肠,白色,质轻,主升发,阳性。 木——东方属肝和胆,青色,滋润,主生长,阳性。 水————北方属肾和膀胱,黑色,主收藏,阴性。 火——南方属心和小肠,红色,主炎热,阳性。 土——中央属脾和胃,黄色,主运化,阴中带阳。 下面具体讲讲玉的属性: “玉”这个概念太大太广了,我们平时所说的玉主要是由自然界中的岩石经过地质运动和高温高压凝聚形成的宝石,简称“矿物晶体”。
矿物晶体的形成过程是其产生内部结构的同时也形成了它的物理性质,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研究矿物的物理性质来探讨其化学成分和结构特点。而玉石作为一种矿物晶体,自然拥有矿物晶体的所有特性,即:色、光、质、形态、声音。 所以,在谈论玉的五行属性时,应该围绕这些特性展开。
1.颜色 五色:五色是指青、红、黄、白、黑五种颜色,这是我国传统五色。五色来源于道家哲学,《庄子·秋水》中说“故目视赤而不见五色”“五色令人目盲”;另外道教文化中还有“玄五彩”的说法,其实就是指黑白二色,因为黑白两色是最丰富的色彩,可调配其他一切色彩。所以,从色彩的丰富程度上来说,玉应该是黑色为主,同时拥有红、黄、蓝、绿等色的多色性宝石。
四色:这是现代科学对颜色的划分方法,根据光谱进行分析,将颜色分为四类,分别是:无色(N)、红(R)、橙(O)、黄(Y)、绿(G)、蓝(B)、靛(I)、紫(V)八种颜色。这四色分类法被广泛应用于各类色彩学术报告中。
三原色:这是艺术界常用的色彩分类方法,起源于毕达哥拉斯学派,他们认为世界上的一切可以描述的成分,都来自三种原始颜色的混合搭配,这三种颜色就是红、黄、蓝。后人称这种三色为“毕达哥拉斯三元数”。
二色:这是美术设计中常用的色调组合,指的是低饱和、高灰度的粉蓝和黄绿,由蒙德里安画派提出。 二色相是色彩的极限状态,任何一种彩色都不可能同时包含所有的构成因素,只能是两种中的任意一种。所以,理论上讲,玉是拥有红、黄的暖色调,或者蓝、绿的冷色调。
一色:在二色相的基础上,再排除一个颜色,即是“一色”。它可以是双色相中任一颜色,也可以是更低的灰度,或是更高的饱和度。一色是最灵活的调色单位,同时也是五行中最虚的一格。
2.光泽 从光泽上来说,玉有两种特性值得注意,一个是油性重,另一个是无序性。 油性重:油脂光泽、珍珠光泽、玻璃光泽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光泽现象。其中,油脂光泽出现在很多动植物身上,如:橄榄石具有类似植物油的光泽;珍珠光泽,这里特指淡水珠,是一种带有奶油色偏光的柔和光泽;玻璃光泽常见于各种人工宝石,如水晶、莫桑钻等等。 以上所述光泽都具有排序性,也就是有明暗变化,光线能穿透物体。而玉的特殊光泽在于它的无序性,这一点类似于玻璃光泽,但又没有明显的明暗变化。
无序性:所谓无序性,是指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后,反射出去的光线杂乱无章,它不具备某种固定的排列顺序。换句话说,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过去,它的光亮程度都是差不多的。也就是说,有无序性的光泽,不管你从哪个角度去看,都是光亮的。
3.透明度 以透明度来区分,玉器可分为四种:透明晶亮,半透明,不透明,完全混浊。 对于宝石来说,透明度越大,越接近玻璃光泽,它的价值越高。反之则越低。
4.净度 净度,又称瑕疵度,它是衡量宝石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天然宝石都含有或多或少的内含物,这与它们成因有关。内包体可分为内含物和包体两类。
一般情况下,含有内包体的宝石会有瑕疵的风险,但如果内外包体颜色一致且比较细小,不影响美观的话,并不影响其价值。如果内包体量多又大,而且色泽又不好的话,就会大大降低宝石的价值甚至报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