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五行属什么属性?
“五行”,也称“五材”“五曜”。《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后指西、南、中、北和东五个方位。 五行理论广泛用于中医学、气功学、建筑学、文学及民间术数等学科领域。
五行相生的规律是: “木生火”,是因为树木可以燃烧而形成火焰; “火生土”,是因为火焚木,木炭呈灰,归于土类;“土生金”,是因为黄金需以泥土为源,经过冶炼而成;“金水相生”则是因金色属燥,需要水来润泽; “木克土”是因为树木吸收土壤中的水份和营养,否则土会干燥萎缩; “火克金”,是因为金属需要高温冶炼才能成形;
由于东方属木,南方属火,西方属金,北方属水,中央属土,所以又有“东木西金南北水”的称法。 金生水,土生金,金又生水,构成了一个循环。 在五行相生之中,有“母病得子救”的意思,因此有“孤阴不生,独阳不长”的说法。
五行相克: 水火不相容,因此不能同处于一处。 同理,在五行之中,任何一类都无法独立存在,如果某个地方只含有某种五行,则其他四类必然缺少。 所以,五行相生相克,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五行学说认为,世上一切事物均可以归入五行范畴,从而确定其属性。
中医经络理论中,人有经脉12条,属阴阳之分,各有6条;络脉365条,属奇恒之数;经筋70余条,均属阳。 这些经络、经筋的阴阳之分,也是基于五行之分的。
《黄帝内经》中提出:“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意思是说,人受天地之气而生,天人相应,因此人身也有天在上(头上),地在下的象征性分布。这种理论对于人体经络、穴位的分布及针灸疗法有着深远的影响,并被后世所继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