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在五行中属什么?

盖珍昭盖珍昭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似乎有点无厘头,但我还是想尝试着回答一下。 五行,在《尚书》里是指五种颜色的象征,而在《周礼》里则变成了指五种声音的象征;但在战国后期,人们已经普遍用“木火土金水”来表示东、南、中、西、北五个方向了。秦一统天下之后推行郡县制,又统一了文字和度量衡,这一下子就解决了文化统一的问题,为汉民族的形成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随着中原文化的向北扩散,五行说也广泛传播开来并成为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人们经常用“金”代表西方、用“木”代表东方、用“水”代北方等,用这些字来表达五行的概念。 但到了战国时期,人们发现这样表达五行有些别扭,于是有了新招——在新出现的帛书《周易·说卦传》中,将八卦的方位做了如下描述: “震,东南;巽,西南;坎,正西;坤,西北;兑,东北;乾,东南” 既然乾坤居中,坎震离兑居四隅,那么东南方肯定属于巽,而西北方必定属于乾。就用“东南”取代了“木”“东北”取代了“水”,既简洁又明了。从此,中国哲学便以“木火土金水”来表示东西南北中了。

那问题又来了,如果按方位算,“土生金”好像没毛病,“金生水”也没毛病,但“水生木”怎么解释呢?《管子》给出了答案——“水居下,火居上。水就说:‘我载着火’,火就说:‘我带着水’……所以水火相济,是以水生木。”原来如此! 就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被我们复杂化了,其实古人处理这种问题时也非常简单的。

许四文许四文优质答主

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种系统观,广泛用于中医、建筑、命理、占卜、相术等方面。五行即是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五行学说用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来阐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在不断的相生、相克的运动之中维持着动态平衡。并根据相生相克的规律来说明各种事物的属性、功能和相互关系的,进而对各种事物的功能作出判断和解释。如相生关系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关系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五行最初指五种物质,但后来成为五种抽象的范畴。在中医学理论中,将人体的脏腑分属于五行,如肝胆属木、心小肠属火、肾和膀胱属水、肺和大肠属金、脾和胃属土。通过五脏的生理机能以五行类推,来概括人体的整体功能。《黄帝内经》把五脏和五行相类比,五脏中肝曰玄脏,肾曰畏脏,心曰精脏,脾曰恋脏,肺曰娇脏。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